字典

豽字的意思

豽
拼音
注音ㄋㄚˋ
部首豸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右
笔顺ノ丶丶ノフノノ丨フノ丶统一码8C7D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à(ㄋㄚˋ)

⒈  古同“貀”。

⒉  猴类的动物。

统一码

豽字UNICODE编码U+8C7D,10进制: 35965,UTF-32: 00008C7D,UTF-8: E8 B1 BD。

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豽(繁体字:豽)   拼音: nà  注音:ㄋㄚˋ

部首:豸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豽(11画)

简体部首:豸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豸 内”

繁体部首: 豸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活泼,成功,博学多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EEMW   仓颉:BHOB   郑码:PQLO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4227

统一码:8c7d   笔顺编号: 34435332534   笔顺读写:撇捺捺撇折撇撇竖折撇捺   豽的笔顺 ノ丶丶ノフノノ丨フ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nà][《廣韻》女滑切,入黠,娘。]同“貀1”。
(1)同“貀”。
(2)兽名。猴类动物。

康熙字典

【集韻】女滑切,音肭。【爾雅·釋獸】貀無前足。【釋文】貀,本
又作豽。【註】似狗,豹文,有角。互詳貀字註。【後漢·鮮?傳】
又有貂、豽、鼲子,皮毛柔蝡,故天下以爲名裘。【註】豽,猴屬也。【晉書·東夷傳】夫餘國出善馬及貂、豽。【集韻】亦作?。猴字原从豸作。

带"豽"字的组词

心豽 、骨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