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貀字的意思

貀
拼音
注音ㄋㄚˋ
部首豸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笔顺ノ丶丶ノフノノフ丨丨フ丨统一码8C80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à(ㄋㄚˋ)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野兽。形状似海狗,长有豹纹,有角,两足;一说似虎而黑,无前两足。

异体字

貀(繁体字:貀)   拼音: nà  注音:ㄋㄚˋ

部首:豸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貀(12画)

简体部首:豸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豸 出”

繁体部首: 豸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时尚,安康,博学多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EEBM   仓颉:BHUU   郑码:PQZZ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2272

统一码:8c80   笔顺编号: 344353352252   笔顺读写:撇捺捺撇折撇撇折竖竖折竖   貀的笔顺 ノ丶丶ノフノノフ丨丨フ丨

汉语大字典

[①][nà][《廣韻》女滑切,入黠,娘。]亦作“豽1”。兽名。其形状及属类各家说法不一。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女滑切,音肭。【爾雅·釋獸】貀,無前前足。【註】晉太康七年,召陵扶夷縣檻得一獸,似狗豹文,有角兩前足,卽此種類也。或說貀似虎而黑,無兩足。【說文】漢律,能捕豺貀,購百錢。【唐書·回鶻傳】黠戛斯,古堅昆國,其獸有野馬、骨貀。【異物志】貀出朝鮮,似狸,蒼黑色,無前兩足,能捕䑕。?藏器曰:骨豽獸出西方突厥國,似狐而大,長尾。【臨海志】狀如鹿形,頭似狗,出東海水中。?宗奭曰:今出登萊州,狀非狗非獸非魚。前腳似獸,尾卽魚,身有短靑白毛,毛有黑點。或曰方書膃肭臍卽貀外腎。○按?說與《爾雅》不合,存以備考。 
又【集韻】當沒切,音咄。
又女骨切,音䖦。義?同。考證:〔【爾雅·釋獸】貀無前足。【註】或說,貀似虎而黑,無兩足。〕 謹照原文兩足上增前字。

说文解字

獸,無前足。从豸出聲。《漢律》:“能捕豺貀,購百錢。”

獸,無前足。从豸出聲。《漢律》:“能捕豺貀,購百錢。”女滑切

(貀)貀獸。貀字各本無。今補。無前足。前當作歬。貀無前足。釋獸文。从豸。出聲。女滑切。十五部。漢律。能捕豺貀購錢百。錢百各本作百錢。今正。爾雅郭注。律捕虎一、購錢三千。其豿半之。葢亦沿漢律也。購者、以財有所求也。

带"貀"字的组词

喧貀 、奔貀 、惊貀 、掀貀 、訇貀 、讙貀 、貀击 、貀呶 、貀喧 、貀溃 、貀潆 、貀突 、貀聒 、貀蹙 、貀颓 、轰貀

《貀》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貀击 、貀呶 、貀喧 、貀溃 、貀潆 、貀突 、貀聒 、貀蹙 、貀雙 、貀颓

《貀》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喧貀 、奔貀 、惊貀 、掀貀 、訇貀 、讙貀 、轰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