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
〈形〉
(1) (会意。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宝刀);赤衣(红色衣服);赤丸(红色弹丸);赤日(红日;烈日);赤石(红色的石头);赤泥(呈红色的泥土)
(4) 又如:赤心(忠心);赤衷(赤诚的心意);赤情(真诚的心意)
(6) 又如:赤剥(光身子);赤巴巴(赤裸裸;毫无掩饰);赤脚大罗仙(传说中得道的李君);赤条精光(全身赤裸)
(8) 又如:赤淋淋(赤条条,一丝不挂);赤白白(一无所有);赤洒洒(形容无牵无挂)
◎ 赤
〈名〉
(1) 古以赤为南方之色,后因以赤指南方 [south]。如:赤帝(神话中的南方之神。代指汉高祖刘邦);赤方(指南方);赤位(指南方);赤天(南方的天)
(2) 谶纬家谓汉以火德王,火色赤,后因以借指汉朝 [Han Dynasty]。如:赤德(指汉朝的气运)
(3) “赤子”的简称。指婴儿 [baby]。如:赤襁(指婴孩);赤子苍头(泛指老人小孩。苍头:原指老仆,此指老人)
(4) 指鲜血 [blood]。如:赤津津(鲜血渗流的样子);赤臭(血污腐臭之气)
这里现亦大讨其赤,中大学生被捕者有四十余人。——鲁迅《书信·致李霁野》
◎ 赤
〈动〉
赤(繁体字:赤) 拼音: chì 注音:ㄔˋ 异体字:灻烾
部首:赤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赤(7画)
简体部首:赤部 部外笔画:0画 总笔画:7画 造字法:会意 可拆字为“土 八”
繁体部首: 赤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纯洁、忠心、抱诚守之意 字体结构:单一
五笔:FOU 仓颉:GLNC 郑码:BNO 中文电码:6375 区位码: 1964 四角号码: 40231
统一码:8d64 笔顺编号: 1213234 笔顺读写:横竖横撇竖撇捺 赤的笔顺 一丨一ノ丨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chì][《廣韻》昌石切,入昔,昌。]亦作“灻1”。亦作“烾1”。
(1)浅朱色。亦泛指红色。
(2)古以赤为南方之色,后因以指南方。
(3)谶纬家谓汉以火德王,火色赤,后因以借指汉朝。
(4)诛灭。
(5)空尽无物。
(6)外表无所遮饰;裸露。
(7)纯真;忠诚。
(8)指真诚之心。
(9)“赤子”的简称。本指婴儿,后亦比喻百姓。
(10)指鲜血。
(11)用以象征革命或革命胜利。
(12)旧时亦以指共产党。
(13)蒙古语中表示“人”的后缀,犹汉语的“者”。
(14)象声词。
(15)“赤縣”的简称。
(16)通“尺”。
(17)通“斥”。指斥候,古代军中侦察敌情的人。[②][chì][《集韻》七迹切,入昔,清。]亦作“烾2”。除掉;扫除。参见“赤2犮”。
〔古文〕烾【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尺。【說文】南方色也。【玉篇】朱色也。【易·說卦】乾爲大赤。【疏】取其盛陽之色也。【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疏】天子社廣五丈,東方靑,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黃土。【禮·曲禮】周人尚赤。【註】以建子之月爲正,物萌色赤。
又【書·康誥】若保赤子。【疏】子生而赤色,故言赤子。
又【前漢·五行志】赤地千里。【註】空盡無物曰赤。
又【韻會】裸裎曰赤體,見肉色也。
又【史記·孟子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又【韻會】赤縣,謂畿縣也。【晉書·成公綏傳】赤縣據於辰巳。
又水名。【莊子·天地篇】黃帝遊乎赤水之北。【博雅】崑崙虛,赤水出其東南陬。
又六赤。【正字通】今骰子別名。【李洞·贈李郞中詩】微黃喜兆莊周夢,六赤重新擲印成。
又姓。【呂氏春秋】赤冀作臼。【列仙傳】赤斧,巴人。
又【集韻】七迹切,音戚。【周禮·秋官】赤犮氏。【註】赤犮,猶言捇拔也。【疏】捇拔,除去之也。
又【韻補】叶敕略切。【郭璞·猙贊】章義之山,奇怪所宅。有獸似豹,厥色惟赤。宅,徒洛切。 【說文】作?。
南方色也。从大从火。凡赤之屬皆从赤。烾:古文从炎、土。
南方色也。从大从火。凡赤之屬皆从赤。烾,古文从炎、土。昌石切
(赤)南方色也。爾雅: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竀,三染謂之纁。鄭注士冠禮云:朱則四入與。按是四者皆赤類也。鄭注易曰:朱深於赤。按赤色至明,引申之,凡洞然昭著皆曰赤。如赤體謂不衣也,赤地謂不毛也。从大火。火者,南方之行。故赤爲南方之色。从大者,言大明也。昌石切。古音在五部。俗借爲尺。凡赤之屬皆从赤。
(烾)古文从炎土。火生土。
red; communist, 'red'; bare
chì
①<形>本为火红色,后泛指红色。《登泰山记》:“日上,正~如丹。”
②<形>至诚;真纯。李白《与韩荆州书》:“知君侯推~心于诸贤腹中。”
③<形>空;徒。成语有“~手空拳。”
④<形>光;裸露。《智取生辰纲》:“六个人脱得~条条的。”
【赤壁】1.地名。有三处,都在今湖北省。2.水名。在今山西省安泽县南。
【赤地】指旱灾、虫灾严重时,遍地不生庄稼。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而匈奴中连年旱蝗,~数千里。”
【赤立】空无所有的样子。元好问《游黄华山》:“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水~无春容。”
【赤舌】谗言,口舌是非。
【赤县】1.“赤县神州”的简称。指中国。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扬雷声,强项闻至尊。”2.唐代指设在京城附近或地理位置较为重要的大县。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
【赤衣】原指罪犯穿的衣服,后泛指罪犯。刘向《新序•善谋》:“~塞路,群盗满山。”
【赤子】1.初生的婴儿。吕不韦《吕氏春秋•长利》:“民不知怨,不知说,愉愉其如~。”2.旧指子民百姓。王安石《子美画像》:“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
一寸赤心 、一片赤心 、上赤 、不约儿赤 、丸赤白 、丹之所藏者赤 、丹赤 、乌剌赤 、云都赤 、侯赤 、保赤 、倦尾赤色 、倭赤 、兀剌赤 、兀赤 、光赤 、兑赤 、公西赤 、六赤 、努尔哈赤 、单赤 、发电赤 、口沸目赤 、只赤 、喷赤河 、四渡赤水 、大赤 、天赤道 、孩赤 、宝赤刀 、必赤赤 、必阇赤 、忠心赤胆 、忠赤 、急赤白脸 、怯里马赤 、扑赤 、打赤脚 、打赤膊 、拔赵帜立赤帜 、挟赤 、探赤丸 、探马赤 、探马赤军 、推赤 、月书赤绳 、李赤 、正赤 、洞赤 、涩赤 、火赤 、火里赤 、然赤 、牙不约儿赤 、白兔赤乌 、白眉赤眼 、白鱼赤乌 、眼红颈赤 、眼腰黄赤 、石赤不夺
一寸赤心 、丹之所藏者赤 、倦尾赤色 、口沸目赤 、忠心赤胆 、急赤白脸 、拔赵帜立赤帜 、月书赤绳 、白兔赤乌 、白眉赤眼 、白鱼赤乌 、眼腰黄赤 、石赤不夺 、神州赤县 、科头赤足 、红脸赤颈 、耳红面赤 、脸红耳赤 、蓬头赤脚 、赤体上阵 、赤县神州 、赤口毒舌 、赤口烧城 、赤口白舌 、赤地千里 、赤壁鏖兵 、赤子之心 、赤心奉国 、赤心报国 、赤心相待 、赤手空拳 、赤手起家 、赤绳系足 、赤绳绾足 、赤胆忠心 、赤胆忠肝 、赤膊上阵 、赤舌烧城 、赤诚相待 、赤贫如洗 、赤身裸体 、赤身露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金无足赤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面红耳赤 、面红面赤 、面红颈赤
《赤》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赤t 、赤丁子 、赤丸 、赤乌 、赤九 、赤书 、赤亭 、赤仄 、赤仄钱 、赤令 、赤伏 、赤伏符 、赤位 、赤体 、赤体上阵 、赤佛堂 、赤佬 、赤俄 、赤候 、赤倮 、赤光 、赤光光 、赤兔 、赤党 、赤兽 、赤冀 、赤军子 、赤凤 、赤凤凰 、赤凤来 、赤凤皇 、赤凤皇来 、赤刀 、赤刘 、赤制 、赤力力 、赤包儿 、赤化 、赤区 、赤十字会 、赤卉 、赤卒 、赤卫军 、赤卫队 、赤厄 、赤历 、赤历历 、赤县 、赤县神州 、赤口 、赤口日 、赤口毒舌 、赤口烧城 、赤口白舌 、赤后 、赤囊 、赤土 、赤土国 、赤地千里 、赤坂 、赤埴 、赤堇 、赤堇山 、赤墀 、赤壁 、赤壁之战 、赤壁矶 、赤壁赋 、赤壁鏖兵 、赤壤 、赤夏 、赤奋若 、赤子 、赤子之心 、赤字 、赤宅 、赤实 、赤寒 、赤寰 、赤寸 、赤尉 、赤小 、赤小豆 、赤尽 、赤岬 、赤岭 、赤岸 、赤峰市 、赤嵌楼 、赤巴巴 、赤帜 、赤帝 、赤帝子 、赤带 、赤帷 、赤帻 、赤干 、赤府 、赤弁丈人 、赤彘 、赤彪仪同 、赤律律 、赤德 、赤心 、赤心奉国 、赤心报国 、赤心相待 、赤忠 、赤忱 、赤悃 、赤情 、赤手 、赤手空拳 、赤手起家 、赤拨 、赤支毸 、赤支沙 、赤支砂 、赤文 、赤斤 、赤斧 、赤方 、赤斾 、赤旆 、赤族 、赤旗 、赤旱 、赤明 、赤星 、赤晴 、赤朴 、赤条条 、赤条精光 、赤杨 、赤松 、赤松子 、赤松子舆 、赤板 、赤柰 、赤栏桥 、赤栜 、赤株 、赤根菜 、赤桋 、赤棍 、赤棒 、赤棠 、赤楝蛇 、赤槿 、赤款 、赤氏 、赤气 、赤汉 、赤汗 、赤汗马 、赤油 、赤泥 、赤泼泼 、赤洒洒 、赤津津 、赤海 、赤淋淋 、赤溜出律 、赤溟 、赤潮 、赤灵 、赤灵符 、赤炎 、赤炖炖 、赤炜 、赤烈 、赤烘烘 、赤烧 、赤热 、赤焮 、赤煦煦 、赤熛 、赤熛怒 、赤熟 、赤爪子 、赤爵衔丹书 、赤牍 、赤牒 、赤牛中尉 、赤牵 、赤犮 、赤狄 、赤狐 、赤玉舄 、赤珠 、赤瑕 、赤瑛盘 、赤瓦不剌 、赤瓦不剌海 、赤甲 、赤电 、赤留乞良 、赤留兀剌 、赤留出律 、赤畿 、赤疫 、赤痢 、赤瘕 、赤白 、赤白丸 、赤白囊 、赤白痢 、赤白白 、赤盏 、赤盐 、赤盖 、赤目 、赤眉 、赤眚 、赤眼 、赤眼鳟 、赤石 、赤石脂 、赤砂 、赤磷 、赤社 、赤神 、赤祥 、赤祲 、赤穷 、赤立 、赤章 、赤笔书 、赤符 、赤箭 、赤篆 、赤籍 、赤米 、赤粱 、赤精 、赤精子 、赤精精 、赤糜 、赤紧的 、赤紫 、赤緑 、赤縺蛇 、赤纁 、赤红 、赤绂 、赤练蛇 、赤组 、赤绋 、赤统 、赤绠 、赤绦 、赤绳 、赤绳系足 、赤绳系踪 、赤绳绾足 、赤绶 、赤缀 、赤缇 、赤网 、赤罗 、赤罴 、赤罽 、赤羪 、赤羽 、赤翟 、赤老 、赤肉 、赤股 、赤肿 、赤胆 、赤胆忠心 、赤胆忠肝 、赤背 、赤胫 、赤脚 、赤脚仙人 、赤脚医生 、赤脚大仙 、赤脚婢 、赤脚汉 、赤脸 、赤膊 、赤膊上阵 、赤膊船 、赤臭 、赤舃 、赤舌 、赤舌烧城 、赤色 、赤节 、赤芍 、赤芾 、赤苏 、赤苦 、赤茀 、赤菟 、赤菽 、赤萍 、赤萝 、赤葛 、赤藤 、赤蘎 、赤蘲 、赤虎 、赤虎仪同 、赤虬 、赤蚁 、赤蛇 、赤蛾 、赤蜃 、赤螭 、赤蟹 、赤衣 、赤衣使者 、赤衷 、赤裂 、赤裸 、赤裸裸 、赤褐 、赤襁 、赤角 、赤诏 、赤诚 、赤诚相待 、赤诛 、赤诵 、赤诵子 、赤豆 、赤象 、赤豹 、赤贫 、赤贫如洗 、赤资资 、赤赐 、赤赤哈哈 、赤足 、赤身 、赤身裸体 、赤身露体 、赤躶 、赤车使者 、赤轩 、赤轮 、赤轴 、赤运 、赤道人种 、赤道几内亚 、赤道坐标系 、赤道洋流 、赤道逆流 、赤邑 、赤郭 、赤都 、赤都心史 、赤酱 、赤野 、赤金 、赤钞 、赤钟 、赤铁 、赤铁主义 、赤铁矿 、赤铜 、赤闲白闲 、赤阑桥 、赤阪 、赤除 、赤雀 、赤雀衔丹书 、赤雀衔书 、赤雁 、赤霄 、赤霉病 、赤霉素 、赤霜袍 、赤露 、赤面 、赤鞭 、赤韨 、赤頿 、赤须 、赤须子 、赤颊 、赤风 、赤马 、赤马劫 、赤驳 、赤骥 、赤骨 、赤骨力 、赤骨律 、赤骨立 、赤骨肋 、赤髀 、赤髭 、赤髭白足 、赤鬝 、赤鯶 、赤鯶公 、赤鲤 、赤鳞 、赤鴈 、赤鷩 、赤鸟 、赤鸟夹日 、赤鸡 、赤鸦 、赤麟 、赤麻 、赤黄 、赤黑 、赤鼻 、赤鼻矶 、赤龙 、赤龙子 、赤龙爪
《赤》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一寸赤心 、丸赤白 、丹心赤忱 、丹赤漆黑 、倦尾赤色 、光赤净杆 、努尔哈赤(1559-1626) 、四渡赤水 、天赤道 、宝赤刀 、必赤赤 、忠心赤胆 、急赤白脸 、打赤脚 、打赤膊 、披沥赤忱 、拔赵帜立赤帜 、探赤丸 、探马赤军 、月书赤绳 、潢池赤子 、白兔赤乌 、白眉赤眼 、白鱼赤乌 、石赤不夺 、神州赤县 、科头赤足 、笯赤建国 、精赤条条 、緑文赤字 、红脸赤颈 、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绿lù) 、蓬头赤脚 、财政赤字 、贵赤卫 、赤赤哈哈 、赫赤赤 、赫赫赤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长星赤口 、预算赤字 、骑赤鲤 、髼头赤脚 、黄赤交角
《赤》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不约儿赤 、丹之所藏者赤 、云都赤 、保儿赤 、保赤 、兀剌赤 、兀赤 、努尔哈赤 、单赤 、口沸目赤 、大赤 、孩赤 、必赤赤 、必阇赤 、忠赤 、怯里马赤 、扑赤 、挟赤 、探马赤 、推赤 、洞赤 、涩赤 、火赤 、火里赤 、然赤 、牙不约儿赤 、畿赤 、眼红颈赤 、眼腰黄赤 、站赤 、答剌花赤 、耳红面赤 、脸红耳赤 、苍赤 、血赤 、衷赤 、贵由赤 、贵赤 、赛典赤 、赫赤 、赫赤赤 、赫赫赤赤 、赭赤 、达鲁花赤 、近朱者赤 、通赤 、酱赤 、长庆赤 、阿可赤 、霞赤 、面红耳赤 、面红面赤 、面红颈赤 、面赪颈赤 、面趙颈赤 、飞赤 、鱼尾赤 、黎赤 、黝赤 、鼻赤 、龙骧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