逨(繁体字:逨) 拼音: lái 注音:ㄌㄞˊ
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逨(15画)
简体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辶 來”
繁体部首: 辶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博学多才,个性,独之意 字体结构:左下包围
五笔:SWWP 仓颉:YDOO 郑码:FOOW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4309
统一码:9028 笔顺编号: 13434234454 笔顺读写:横撇捺撇捺竖撇捺捺折捺 逨的笔顺 一ノ丶ノ丶丨ノ丶丶フ丶
汉语大字典
[①][lái][《廣韻》落哀切,平咍,來。]
(1)到来。
(2)作人名用字。宋有赵与逨。见《宋史·宗室世系表五》。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玉篇】來也,至也,就也。
又【廣韻】【集韻】?洛代切,音賚。勞也。
周所受瑞麥來麰。一來二縫,象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爲行來之來。《詩》曰:“詒我來麰。”凡來之屬皆从來。
周所受瑞麥來麰。一來二縫,象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爲行來之來。《詩》曰:“詒我來麰。”凡來之屬皆从來。洛哀切
(來)周所受瑞麥來麰也。也字今補。詩正義此句作周受來牟也五字。周頌:詒我來麰。箋云:武王渡孟津,白魚躍入王舟,出涘以燎。後五日,火流爲烏,五至,以榖俱來。此謂遺我來牟。書說以榖俱來,云榖紀后稷之德。按鄭箋見尙書大誓,尙書旋機鈐合符后。詩云來牟,書云榖,其實一也。下文云:來麰,麥也。此云瑞麥來麰,然則來麰者,以二字爲名。毛詩左傳曰:牟,麥也。當是本作來牟,麥也,爲許麰下所本,後人來字耳。古無謂來小麥、麰大麥者,至廣雅乃云麳小麥、
大麥,非許說也。劉向傳作釐麰。文
典引注引韓詩內傳:貽我嘉
。薛君曰:
,大麥也。與趙岐孟子注同。然韓傳未嘗云來小麥。二麥一夆。象其芒朿之形。二麥一夆,各本作一來二縫,不可通。惟思文正義作一麥二夆。今定爲二麥一夆。夆卽縫字之省。許書無峯,則山耑字可作夆。凡物之標末皆可偁夆。夆者,朿也。二麥一夆爲瑞麥,如二米一稃爲瑞黍,葢同夆則亦同稃矣。廣韵十六咍引埤蒼曰:䅘麰之麥,一麥二稃,周受此瑞麥。此一二㒳字亦是互譌。二麥一稃,亦猶異畮同颖、雙觡共柢之類,其字以象二麥,以象一芒,故云象其芒朿之形。洛哀切。古音在一部。天所來也。故爲行來之來。自天而降之麥,謂之來麰,亦單謂之來,因而凡物之至者皆謂之來。許意如是,猶之相背韋之爲皮韋,朋鳥之爲朋攩,鳥西之爲東西之西,子月之爲人偁,烏之爲烏呼之烏,皆引伸之義行而本義廢矣。如許說,是至周初始有來字,未詳其恉。詩曰。詒我來麰。今毛詩詒作貽,俗字也。麰作牟,古文假借字也。凡來之屬皆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