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逹字的意思

逹
拼音
注音ㄉㄚˊ
部首辶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下包围
笔顺一丨一丶ノ一一丨丶フ丶统一码9039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á(ㄉㄚˊ)

⒈  “達”的讹字。

English

arrive at, reach; intelligent

逹(繁体字:逹)   拼音: dá  注音:ㄉㄚˊ   异体字:

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逹(16画)

简体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辶 幸”

繁体部首: 辶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文静,多才,阳光之意   字体结构:左下包围

五笔:FUFP   仓颉:YGTJ   郑码:BUW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4304

统一码:9039   笔顺编号: 12143112454   笔顺读写:横竖横捺撇横横竖捺折捺   逹的笔顺 一丨一丶ノ一一丨丶フ丶

汉语大字典

[①][dá][《廣韻》唐割切,入曷,定。]“达2”的繁体字。亦作“逹1”。
(1)畅通。
(2)到达;达到。
(3)通晓;明白。
(4)普遍;全面。参见“達觀”。
(5)显贵;显达。
(6)放达;旷达。
(7)推举;推荐。
(8)表达;表露。
(9)送到;传送。
(10)通行的;共同遵行的。参见“達喪”。
(11)具备。参见“達禮”。
(12)幼苗冒出地面的样子。
(13)洞穿。
(14)窗户。
(15)夹室。庋藏食物的地方。
(16)方言。指父亲。
(17)方言。相当于“裏”、“兒”,常用在“這”、“那”、“哪”之后,表示处所。
(18)副词。皆,都。
(19)象声词。脚步声。
(20)通“韃”。参见“達人”、“達子”。
(21)通“大”。
(22)通“羍”。初生的小羊。
(23)地名。今四川省达县。
(24)姓。明代有达云。见《明史》本传。[②][tà][《廣韻》他達切,入曷,透。]“达3”的繁体字。
(1)放恣;欢跃的样子。
(2)通“撻”。挞伐,征讨。

康熙字典

【廣韻】唐割切【集韻】【韻會】陀葛切,音薘。【玉篇】通也。【書·堯典】達四聰。【禮·禮器】君子之人達。【左傳·昭七年】其後必有達人。【註】知能通達之人也。
又通顯也。【孟子】達不離道。【
又】達則兼善天下。
又薦也,進也。【禮·儒行】推賢而進達之。【前漢·黃香傳】在位多所薦達。
又生也,遂也。【詩·周頌】驛驛其達。【註】苗生出土也。
又【商頌】莫遂莫達。
又徧也。【書·召誥】則達觀于新邑營。【註】通達觀之,言周徧也。
又宜也。【詩·商頌】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註】言無所不宜也。
又皆也。【禮·禮器】君子達亹亹焉。【註】達,猶皆也。
又專決行事曰專達。【周禮·天官·小宰】大事從其長,小事則專達。
又以物相將曰達。【周禮·夏官·懷方氏】達之以旌節。【註】達民以旌節,達貢物以璽節。
又從入曰達。【書·禹貢】達于河。
又夾室也。【禮·內則】天子之閣,左達五,右達五。【註】達,夾室也。各有五閣,以庋食物也。
又窻牖也。【禮·明堂位】刮楹達鄕。【註】每室八窻爲四達,天子之廟飾也。
又小羊名達。【詩·大雅】先生如達。【註】羊子易生,無留難也。
又州名。【字彙補】梁萬州攺通州,宋攺達州。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達切,音闥。【集韻】行不相遇也。【正韻】挑達,往來相見貌。【詩·鄭風】挑兮達兮。【註】挑,輕儇也。達,放恣也。 【集韻】或作达。

说文解字

行不相遇也。从辵羍聲。《詩》曰:“挑兮達兮。”达:達或从大。或曰迭。

行不相遇也。从辵羍聲。《詩》曰:“挑兮達兮。”达,達或从大。或曰迭。徒葛切

(達)行不相遇也。此與水部滑、泰字音義皆同。讀如撻。今俗說不相遇尙有此言。乃古言也。讀徒葛切。訓通達者、今言也。从辵。羍聲。十五部。詩曰。挑兮兮。鄭風文。挑當同又部作、滑也。

(达)或从大。亦形聲也。或曰迭。下脫字字。或曰。此迭字之異體也。鳥部隼、一曰鷻字。䖵部、一曰螟字。彳部?、一曰此與馺同。?其例也。

英语翻译

arrive at, reach; intelli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