遡(繁体字:遡) 拼音: sù 注音:ㄙㄨˋ 异体字:泝溯
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遡(17画)
简体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辶 朔”
繁体部首: 辶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清纯,睿智,独立之意 字体结构:左下包围
五笔:UBTP 仓颉:YTUB 郑码:UAQ 中文电码:6679 区位码: 四角号码: 37302
统一码:9061 笔顺编号: 4315233511454 笔顺读写:捺撇横折竖撇撇折横横捺折捺 遡的笔顺 丶ノ一フ丨ノノフ一一丶フ丶
汉语大字典
[①][sù][《廣韻》桑故切,去暮,心。]
(1)逆流而上。
(2)向着;面对。
(3)寻求;追溯。
(4)通“愬”。诉说。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素。【說文】同泝。【詩·秦風】遡洄從之。【註】逆流而上也。【
又】遡遊從之。【註】順流而下也。
又【集韻】嚮也。【正韻】迎也。【詩·大雅】遡其過㵎。【註】響過㵎而居也。【
又】如彼遡風。【註】如嚮風之人,唈而不能息也。
又與愬通。訴告也。【戰國策】衞君跣行,告遡于魏。【註】遡、愬同。
又【正字通】溯㴑泝?同。
逆流而上曰㴑洄。㴑,向也。水欲下違之而上也。从水㡿聲。遡:㴑或从朔。
逆流而上曰㴑洄。㴑,向也。水欲下違之而上也。从水㡿聲。遡,㴑或从朔。桑故切
(泝)逆流而上曰㴑洄。秦風傳曰:逆流而上曰遡洄。順流而涉曰遡游。釋水同,涉作下。㴑向也。向當作鄉。淺人所改也。漢人書向背字皆作鄉,不作向。中庸素隱注曰:素讀爲攻城攻其所傃之傃。傃猶鄉也。按遡者,從其朔。傃者,從其素。故字从朔,从素。水欲下,違之而上也。此釋洄字之義。洄違曡韵。从水。㡿聲。桑故切。五部。
(遡)㴑或从辵朔。朔亦聲也。
go upstream; trace source; formerly
沿遡 、泝遡 、流遡 、追遡 、遡律 、遡波 、遡洄 、遡流 、遡流徂源 、遡流求源 、遡游
《遡》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遡律 、遡波 、遡洄 、遡流 、遡流徂源 、遡流求源 、遡游
《遡》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沿遡 、泝遡 、流遡 、追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