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繁体字:邸) 拼音: dǐ 注音:ㄉ一ˇ 异体字:䣌
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邸(12画)
简体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7画 造字法:形声:从阝、氐声 可拆字为“氐 阝”
繁体部首: 阝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成功,成功,魅力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QAYB 仓颉:HMNL 郑码:RHSY 中文电码:6732 区位码: 5901 四角号码: 77727
统一码:90b8 笔顺编号: 3515452 笔顺读写:撇折横折捺折竖 邸的笔顺 ノフ一フ丶フ丨
汉语大字典
[①][dǐ][《廣韻》都禮切,上薺,端。]
(1)战国时诸国客馆,汉诸郡王侯为朝见而在京都设置的住所。
(2)王侯府第;私第。
(3)借指王侯。
(4)指官署。
(5)客舍;旅店。
(6)茶馆酒肆。
(7)官库。
(8)屏风。
(9)量器名。
(10)通“抵”。至,抵达。
(11)通“抵”。拍击,触动。
(12)通“抵”。抵偿。
(13)通“柢”。物的基部。
(14)通“軧”。大车后面的栏。
(15)姓。北齐有邸珍。见《北齐书·酷吏传》。
【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音底。【說文】屬國舍也。【徐曰】諸侯來朝,所舍曰邸,有根柢也,根本所在也。【前漢·文帝紀】至邸而議之。【註】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歸至也。今人因謂逆旅皆曰邸舍。
又凡物之底皆曰邸。【爾雅·釋器】邸謂之柢。【註】根柢皆物之邸。邸卽底,通語也。
又圭之本亦曰邸。【周禮·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註】圭本著于璧,圭末四出也。
又屛風也。【周禮·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則張氊案,設皇邸。【註】張氊案,以氊爲牀,于幄中設皇邸,謂以板爲屛風,染羽象鳳凰羽色以爲之,王座所置也。
又【正韻】至也。與抵通。【史記·河渠書】西邸瓠口。
又觸也。【宋玉·風賦】邸萼葉而振氣。【註】邸與抵同。
又姓。【集韻】漢上郡太守邸柱。
又【韻會】【正韻】??知切,音池。【周禮·冬官考工記】絲三邸。 【廣韻】俗作?。亦作䣌。
屬國舍。从邑氐聲。
屬國舍。从邑氐聲。都禮切
(邸)屬國舍也。文帝紀曰。入代邸。顏注曰。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歸至也。按今俗謂旅舍爲邸。經典假借邸爲柢。如典瑞四圭有邸是也。釋器。邸謂之柢。當作秪謂之邸。釋言曰。柢、本也。鄭司農引作邸本也可證。爾雅皆釋經之辭。从邑。氐聲。都禮切。十五部。
official residence, residence of
dǐ
①<名>战国时各国的客馆;汉各郡王侯为朝见而设置在京都的住所。《史记•吕后本纪》:“迎代王于~。”
②<名>官员办事或居住的住所。班固《世态炎凉》:“(朱)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
③<名>客店;旅店。《宋史•黄干传》:“干因留客~。” 【又】<动史动>使……来到。《涉江》:“~余车兮方林。”
④<名>粮库。《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治斜谷~阁。”
⑤<动>通“抵”。到;到达。《史记•河渠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瓠口为渠。”
【邸报】汉唐地方长官在京师设邸,传抄诏令奏章等,报给各藩国,所以称为邸报,后泛指朝廷官报。
【邸第】王侯贵族的住宅。
【邸阁】屯积军粮或物资之所。
上邸 、京邸 、代邸 、储邸 、僦邸 、内邸 、凤邸 、别邸 、国邸 、垆邸 、外邸 、守邸 、官邸 、客邸 、宫邸 、寒邸 、寓邸 、屯邸 、山邸 、平津邸 、府邸 、廛邸 、旅邸 、月邸 、朱邸 、梁邸 、毡邸 、波斯邸 、潜邸 、燕邸 、玉邸 、王邸 、甲邸 、留邸 、皇邸 、祸邸 、禁邸 、私邸 、筑邸 、藩邸 、蛮夷邸 、蛮邸 、西邸 、象邸 、贵邸 、邸吏 、邸园 、邸宅 、邸射 、邸将 、邸店 、邸弟 、邸所 、邸抄 、邸报 、邸第 、邸肆 、邸舍 、邸观 、邸钞
《邸》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邸兵 、邸史 、邸吏 、邸园 、邸城 、邸宅 、邸寓 、邸寺 、邸射 、邸将 、邸店 、邸弟 、邸所 、邸抄 、邸报 、邸旅 、邸第 、邸肆 、邸舍 、邸观 、邸钞 、邸阁 、邸院 、邸音 、邸馆
《邸》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郡邸狱
《邸》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上邸 、京邸 、代邸 、储邸 、僦邸 、内邸 、凤邸 、别邸 、国邸 、垆邸 、外邸 、守邸 、官邸 、客邸 、宫邸 、寒邸 、寓邸 、屯邸 、山邸 、平津邸 、府邸 、廛邸 、旅邸 、月邸 、朱邸 、梁邸 、毡邸 、波斯邸 、潜邸 、燕邸 、玉邸 、王邸 、甲邸 、留邸 、皇邸 、祸邸 、禁邸 、私邸 、筑邸 、藩邸 、蛮夷邸 、蛮邸 、西邸 、象邸 、贵邸 、郡邸 、鄽邸 、题临安邸 、驿邸 、鹓邸 、龙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