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酓字的意思

酓
拼音yǎn
注音一ㄢˇ
部首酉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上下
笔顺ノ丶丶フ一丨フノフ一一统一码9153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ǎn(一ㄢˇ)

⒈  酒味苦。

⒉  通“檿”。木名。山桑。参见“ 酓桑 ”。

其他字义

yǐn(一ㄣˇ)

⒈  同“饮”。

⒉  窨,密闭;封闭

异体字

酓(繁体字:酓)   拼音: yăn,yàn,yĭn  注音:一ㄢˇ

部首:酉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酓(11画)

简体部首:酉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今 酉”

繁体部首: 酉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阳光,内敛,个性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WYNG   仓颉:OINW   郑码:ODXF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80604

统一码:9153   笔顺编号: 34451253511   笔顺读写:撇捺捺折横竖折撇折横横   酓的笔顺 ノ丶丶フ一丨フノフ一一

汉语大字典

[①][yǎn][《廣韻》於琰切,上琰,影。]通“檿1”。木名。山桑。参见“酓桑”。[②][yǐn][《集韻》於錦切,上,影。]窨,密闭。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於琰切,音黶。與檿同。【史記·夏本紀】其篚酓絲。【註】孔安國曰:酓,桑蠶絲,中爲琴瑟絃。 
又【廣韻】酒味苦也。 
又【集韻】徒南切,音覃。
又呼含切,音㟏。
又於念切,音?。義?同。 
又【集韻】於豔切,音厭。酒盈量也。 
又於錦切。同飮。

说文解字

(酓)酒味苦也。廣韵、玉篇、集韵、小徐本皆同。汲古閣所據宋本奪此篆此解,而毛扆補之於部末。夏本紀用爲檿字,叚借也。从酉今聲。於剡切。古音在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