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钺字的意思

钺
拼音yuè
注音ㄩㄝˋ
部首钅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右
笔顺ノ一一一フ一フフノ丶统一码94BA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钺(鉞)yuè(ㄩㄝˋ)

⒈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⒉  古星名。

汉英互译

tomahawk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broad-axe, a battle axe, halberd

钺(繁体字:鉞)   拼音: yuè  注音:ㄩㄝˋ   异体字:鉞戉鈅䤦

部首:钅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钺(13画)

简体部首:钅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形声 可拆字为“钅 戉”

繁体部首: 钅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坚强、尊贵、有权势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QANT   仓颉:OPIV   郑码:PHZ   中文电码:6885   区位码: 7865   四角号码: 83750

统一码:94ba   笔顺编号: 3111515534   笔顺读写:撇横横横折横折折撇捺   钺的笔顺 ノ一一一フ一フフ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yuè][《廣韻》王伐切,入月,云。]“钺1”的繁体字。
(1)古兵器。圆刃,青铜制。形似斧而较大。盛行于殷周时。又有玉石制的,多用于礼仪。
(2)用兵器或刑具来砍斫。
(3)星名。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王伐切,音越。【廣雅】鉞,斧也。【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左傳·昭十五年】鏚鉞秬鬯。【疏】鉞大而斧小。【太公·六韜】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鉞。【釋名】鉞,豁也。所向莫敢當前,豁然破散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東井爲水事,其西曲星曰鉞。 【說文】本作戉。大斧,鉞車鑾聲,呼會切,引《詩》:鑾聲鉞鉞。【徐鉉曰】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正字通】按徐說迂曲難通。《說文》䋐越狘皆从戉聲,鉞从戉,讀若誨,別訓鑾聲,自相矛盾。徐渭俗作鐬非,不知从戉無嘒聲,尤非。古作戉。司馬法,从戉。詩書周禮史傳,?从鉞。鉞當卽戉之重文也。

说文解字

車鑾聲也。从金戉聲。《詩》曰:“鑾聲鉞鉞。”

車鑾聲也。从金戉聲。《詩》曰:“鑾聲鉞鉞。”呼會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

臣鉉等曰:今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

車鑾聲也。从金。戉聲。詩曰。鑾聲鉞鉞。徐鉉等曰。今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呼會切。十五部。玉裁按詩采菽。鸞聲嘒嘒。傳曰。中節也。泮水。鸞聲噦噦。傳曰。言其聲也。釋文不言有作鐬者。鼎臣何以云今作鐬與。攷玉篇、廣韵皆有鐬字。注呼會切。鈴聲也。而泮水噦噦呼會反。鑾聲卽鈴聲。然則古本毛詩非無作鐬鐬者。故篇、韵猶存其說。鐬爲正字。采菽嘒嘒呼惠反。殆叚借字。許訓噦爲气啎。見於內則。詩不得以狀鑾聲。或叚借可也。以戉聲之字狀鸞聲。尤殊不類。鐬从歳聲。歳从戌聲。戌聲歳聲則與鑾聲相似。詩言和鑾雝雝。宫聲也。車緩行。舒徐聲也。八鑾鎗鎗。鑾聲銊銊。鳴玉鑾之秋秋。商聲也。車將止。舌與鈴相摩聲也。疑古毛詩泮水本作銊銊。後乃變爲鐬字。許所據作銊、戌聲。辛律切。變爲鐬、呼會切。當鼎臣兄弟時。說文銊篆譌鉞。而鼎臣兄弟乃仍以呼會切之。葢昧其遷移原委矣。銊字之存於今者爲鋸聲、爲銊。

英语翻译

broad-axe, a battle axe, halberd

钺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yuè
<名>古代一种像斧子的兵器。《史记•孙武传》:“约束既布,乃设鈇~。”

带"钺"字的组词

不辟斧钺 、不避斧钺 、仇钺 、仗钺 、侯钺 、假钺 、假黄钺 、元钺 、刀锯斧钺 、受钺 、天钺 、戎钺 、戚钺 、授钺 、斧钺 、斧钺之诛 、斧钺汤镬 、旄钺 、旌钺 、朱钺 、杖钺 、玄钺 、玉钺 、甘心鈇钺 、用钺 、白旄黄钺 、秉钺 、絻钺 、节钺 、赐斧钺 、赐鈇钺 、金钺 、釜钺 、鈇钺 、钺下 、钺斧 、钺星 、锵钺 、麾钺 、黄钺 、齐钺

带"钺"字的成语

不辟斧钺 、不避斧钺 、刀锯斧钺 、斧钺之诛 、斧钺汤镬 、甘心鈇钺 、白旄黄钺

《钺》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钺下 、钺斧 、钺星

《钺》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斧钺之人 、斧钺之诛 、斧钺刀墨 、斧钺汤镬

《钺》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不辟斧钺 、不避斧钺 、二钺 、仗钺 、伏钺 、假钺 、假黄钺 、元钺 、刀锯斧钺 、受钺 、天钺 、戎钺 、戚钺 、授钺 、斧钺 、旄钺 、旌钺 、朱钺 、杖钺 、桥公钺 、玄钺 、玉钺 、甘心鈇钺 、用钺 、白旄黄钺 、秉旄仗钺 、秉钺 、絻钺 、节钺 、衮钺 、赐斧钺 、赐鈇钺 、金钺 、釜钺 、鈇钺 、锵钺 、麾钺 、黄钺 、齐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