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隷字的意思

隷
拼音
注音ㄌ一ˋ
部首隶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左右
笔顺一丨一一一丨ノ丶フ一一丨丶一ノ丶统一码96B7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ì(ㄌ一ˋ)

⒈  附屬,屬於:隷屬。配隷(從屬)。直隷中央。

⒉  封建時代的衙役:隷卒。皂隷。徒隷。

⒊  舊時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奴隷。隷僕。

⒋  隸書,漢字的一種書體,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隷書。隷字。漢隷。

English

be subservient to; servant

隷(繁体字:隷)   拼音:

部首:隶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6画  康熙字典:隷(16画)

简体部首:隶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6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士 隶”

繁体部首: 隶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清纯,博学多才,自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FFII   仓颉:GFLE   郑码:BBXK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45999

统一码:96b7   笔顺编号: 1211123451124134   笔顺读写:横竖横横横竖撇捺折横横竖捺横撇捺   隷的笔顺 一丨一一一丨ノ丶フ一一丨丶一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lì][《廣韻》郎計切,去霽,來。]“隶2”的繁体字。亦作“隷1”。亦作“1”。亦作“1”。亦作“1”。
(1)奴隶;奴仆。
(2)特指奴隶中的一个等级。
(3)罪人。
(4)指低贱的人。
(5)小臣;下臣。
(6)贱。参见“隸臣”。
(7)役使。
(8)指役事。
(9)差役。
(10)附属;隶属。
(11)追随;跟随。
(12)汉字字体的一种。即隶书。
(13)通“肄”。查阅;考察。
(14)通“肄”。研习;研究。
(15)姓。古有史官隶首。见汉张衡《西京赋》。

康熙字典

【玉篇】同隸。

说文解字

附箸也。从隶柰聲。?:篆文隸从古文之體。 臣鉉等未詳古文所出。

附箸也。从隶柰聲。,篆文隸从古文之體。郎計切文三 重一

(隸)附箸也。附當是本作坿。淺人改也。周禮注。隸、給勞辱之役者。漢始置司隸。亦使將徒治道溝渠之役。後稍尊之。使主官府及近郊。左傳人有十等。輿臣隸。按隸與僕義同。皆訓坿箸。故從隶。从隶。柰聲。郞計切。十五部。

()篆文隸。从古文之體。按此云篆文則上古文也。先古後篆亦?部之例。但先古後篆必古從隶、篆不從隶乃合。各本隸?俱從隶則何取爾。有以知篆文必非從隶矣。九經字㨾云。字故從又持米、從柰聲。又象人手。經典相承作隸巳久。不可改正。玄應書曰。字從米?聲。?从又從祟。音之絹切。考楊君石門頌、王純碑作。與字㨾合。魯峻碑作。與玄應合。二人所謂。葢皆謂說文。而右旁皆作?。玄應說似近是。葢卽說文之篆文也。說文因小篆作?。故不得先舉篆而系以古文。以其形與古文略相似也。故依革弟民酉之例云從古文之體。至玄應乃說之曰。從米?聲。?之芮切。從米則唐玄度說。以周禮曰奴、男子入于罪。女子入于春槀。

英语翻译

be subservient to; serv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