鞈(繁体字:鞈) 拼音: gé,tà,sǎ 注音:ㄍㄜˊ ㄊㄚˋ ㄙㄚˇ
部首:革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鞈(15画)
简体部首:革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革 合”
繁体部首: 革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可爱,多才,独立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AFWK 仓颉:TJOMR 郑码:EEAJ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48561
统一码:9788 笔顺编号: 122125112341251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竖折横横竖撇捺横竖折横 鞈的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ノ丶一丨フ一
汉语大字典
[①][gé][《廣韻》古沓切,入合,見。][《廣韻》古洽切,入洽,見。]
(1)古代革制的胸甲。
(2)坚固貌。[②][tà][《集韻》託合切,入合,透。]鼓声。
【唐韻】古洽切【集韻】訖洽切,?音夾。【說文】防汗也。【玉篇】橐也。以防捍也。【荀子·議兵篇】鞈如金石。【註】鞈,堅貌。
又【管子·中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三戟。【註】蘭,卽蘭錡,兵架也。鞈革,重革當心著之,所以禦兵。
又【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義同。【集韻】或作䩡。
又【集韻】悉合切,音趿。與靸同。
又䶀古作鞈。註詳鼓部六畫。或作鞜。
又託合切,音錔。本作鞳。或作?䶀闒。詳後鞳字註。
防汗也。从革合聲。
防汗也。从革合聲。古洽切
(鞈)防汗也。此當作所以防捍也。轉寫奪誤。巾部曰。幩、馬纏鑣扇汗也。與此無涉。篇、韵皆曰防捍。是相傳古本捍亦作扞。故譌汗。荀卿曰。犀兕鮫革。鞈如金石。管子。輕罪人蘭盾鞈革二戟。注曰。鞈革、重革。當心箸之。可以禦矢。鼂錯曰。匈奴之革笥木薦弗能支。孟康曰。革笥、以皮作如鎧者被之。木薦、以木版作如楯。一曰革笥若楯。木薦之以當人心也。此皆防捍之說。鍇曰。今胡人扞也。知鍇本故作扞。从革。合聲。當云从革合、合亦聲。古洽切。七部。按
部鞈、古文䶀。而此作小篆。訓防扞。與上文鞌?䩞、下文勒皆爲馬具者不相貫。鍇本篆體作?。獨從古文革。則恐好事者增之。仍从
部偏旁耳。
(䶀)鼙聲也。鼙各本誤作。今正。司馬法曰。鼙聲不過闒。音義曰。闒吐臘反。劉湯荅反。闒卽䶀字也。投壷音義曰。○、鄭呼爲鼙也。其聲下。其音榻榻然。榻音吐臘反。榻亦卽䶀也。史記上林賦。鏗鎗鏜䶀。漢書、文選作闛鞈。郭璞曰。闛鞈、
音也。此渾言之耳。鼙亦
也。淮南兵略訓。若聲之與響。若鏜之與鞈。高注。鏜鞈、
鼙聲。此謂鏜、
聲。鞈、鼙聲也。从
。合聲。徒合切。七部。按當依釋文吐臘反。
(鞈)古文䶀。从革。按革部有此字。別爲訓。後人誤移此增彼也。
阰鞈 、靺鞈 、鞅鞈
《鞈》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鞈匝 、鞈革
《鞈》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阰鞈 、靺鞈 、鞅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