鞲(繁体字:鞲) 拼音: gōu 注音:ㄍㄡ
部首:革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9画 康熙字典:鞲(19画)
简体部首:革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9画 造字法:形声:从鱼、昆声 可拆字为“革 冓”
繁体部首: 革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大气,魅力,魅力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AFFF 仓颉:TJTTB 郑码:EELB 中文电码:7271 区位码: 8724 四角号码: 45547
统一码:97b2 笔顺编号: 1221251121122125211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竖折横横竖横横竖竖横竖折竖横横 鞲的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一一丨丨一丨フ丨一一
汉语大字典
[①][gōu][《玉篇》古侯切]同“韝1”。
(1)革制臂套。
(2)古代鼓风吹火的皮囊。
(3)给牲口加鞍具。
(4)见“鞲鞴”。
【玉篇】恪侯切,音彄。射鞲,臂捍也。
又古侯切,音鉤。義同。 【廣韻】書作韝。
射臂決也。从韋冓聲。
射臂決也。从韋冓聲。古矦切
(韝)臂衣也。各本作射臂決也。誤甚。決箸於右手大指。不箸於臂。今依文荅蘇武書注正。射韝者、詩之拾。禮經之遂。內則之捍也。毛傳曰。拾、遂也。大射注曰。遂、射韝也。以朱韋爲之。箸左臂。所以遂弦也。凡因射箸左臂謂之射韝。非射而㒳臂皆箸之以便於事謂之韝。許不言射韝者。言臂衣則射韝在其中矣。東方朔傳曰。綠幘傅靑韝。韋昭曰。韝形如射韝。以縛左右手。於事便也。崔豹古今注曰。攘衣、厮役之服。取其便於用耳。乗輿進食者服攘衣。按攘衣卽韝也。以繩纕臂謂之絭。以衣斂袖謂之韝。其字或作褠。見後漢書。或作㡚。見南都賦。从韋。繕人注曰。韝扞箸左臂裏。以韋爲之。冓聲。古矦切。四部。
leather arm guard
射鞲 、巾鞲 、脱鞲 、臂鞲 、金鞲 、鞲采 、鞲鞴 、鞲鹰 、鹰鞲
《鞲》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鞲扇 、鞲采 、鞲鞴 、鞲马 、鞲鹰
《鞲》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射鞲 、巾鞲 、脱鞲 、臂鞲 、金鞲 、鹰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