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饰
〈动〉
(1) (形声。从巾,从人,食声。人佩巾有装饰作用。本义:刷拭)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4) 又如:饰车(有彩漆文饰之车。大夫以上所乘);饰说(修饰美巧的文辞)
(5) 掩饰,粉饰 [make a pretext;gloss over;whitewash]
(6) 又如:饰非(明知其过失而加以掩饰);饰诈(矫饰诈伪);饰智(设巧使诈以欺骗他人);饰过(掩饰过失);饰伪(矫饰和虚伪);饰非遂过(知过不改而更加掩饰,因使错误形成)
(8) 又如:饰终(古代表扬死者尊荣的典礼);饰擢(奖励才能之士并加以拔擢任用)
(9) 通“饬”。整饬;整治 [renovate;repair]
古者大国过小邑,小邑必饰城而请罪。——《谷梁传·襄公二十五年》
◎ 饰
〈名〉
(1) 饰物,装饰品 [decorations;ornament]
饰(繁体字:飾) 拼音: shì 注音:ㄕˋ 异体字:飾餝餙
部首:饣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8画 康熙字典:饰(14画)
简体部首:饣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 造字法:形声 可拆字为“饣 巾”
繁体部首: 饣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睿智,魅力,个性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QNTH 仓颉:NVOLB 郑码:OXML 中文电码:7395 区位码: 4246 四角号码: 28727
统一码:9970 笔顺编号: 35531252 笔顺读写:撇折折撇横竖折竖 饰的笔顺 ノフフノ一丨フ丨
汉语大字典
[①][shì][《廣韻》賞職切,入職,書。]“饰1”的繁体字。“飭2”的被通假字。亦作“餙1”。亦作“餝1”。
(1)拭。
(2)修饰;装饰。
(3)给衣领衣袖滚边。
(4)指袖口。
(5)服饰。
(6)饰品;首饰。
(7)指宝物。
(8)《庄子·马蹄》:“前有橛飾之患。”成玄英疏:“橛,銜也。謂以寶物飾於鑣也。”陆德明释文:“司馬云:'排銜也。'謂加飾於馬鑣也。”遂借指马口中的衔。
(9)粉饰;伪装。
(10)犹致力。
(11)表现,显示。
(12)表彰;奖饰。
(13)被覆。
(14)扮演。[②][chì][《集韻》蓄力切,入職,徹。]“饰2”的繁体字。通“飭1”。亦作“餙2”。
(1)整治;整顿。
(2)端正;谨慎。
(3)戒备。
【廣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識。【玉篇】修飾也。【逸雅】飾,拭也,物穢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後明,猶加文于質上也。
又【禮·樂記】聲者,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故君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後治其飾。【註】以聲而被之器也。
又【詩·鄭風】羔裘豹飾。【註】飾,緣袖也。禮,君用純物,臣下之,故裘以豹皮爲飾也。
又【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註】刷治潔淸之也。一曰豫飾也。
又【禮·曲禮】飾羔鴈者以繢。【疏】飾,覆也。畫布爲雲氣,覆之以相見也。
又【禮·月令】天子乃厲飾。【註】厲飾謂戎服,尚威武也。
又【史記·公孫弘傳】習吏事,緣飾以儒術。【後漢·章帝紀】詔曰: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朕甚厭之。
又【周禮·夏官·掌固】設其飾器。【註】兵甲之屬。
又【正字通】滿飾,國名。 【說文】㕞也。从人从巾,食聲。讀若式,一曰橡飾。考證:〔【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註】剝治潔淸之也。〕 謹照原文剝治改刷治。〔【曲禮】飾羔鴈者以績。【註】飾,復也。〕 謹照原文以績改以繢。註改疏。〔【史記·公孫弘傳】凡吏事,緣飾以儒術。〕 謹照原文凡吏事改習吏事。〔【前漢·章帝紀】詔曰,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 謹按章帝紀係後漢書,前漢改後漢。
㕞也。从巾从人,食聲。讀若式。一曰襐飾。
㕞也。从巾从人,食聲,讀若式。一曰襐飾。賞隻切
㕞也。又部曰。㕞、飾也。二篆爲轉注。飾拭古今字。許有飾無拭。凡說解中拭字皆淺人改飾爲之。而彡下云。毛飾畫文也。聿下云。聿飾也。皆卽拭字。淺人不解而不之改。若㕞下云。飾也。則五經文字所據尙不誤。周禮司尊彝注云。涗酌者、挩飾勺而酌也。釋文作飾。今本作拭。實無二義。凡物去其塵垢卽所以增其光采。故㕞者飾之本義。而凡踵事增華皆謂之飾。則其引伸之義也。若席下云純飾、下云弁飾、縟下云緐采飾是也。凡許書之義例。依此求之。無不可得者。聘禮拭圭字今作拭。葢古經必作飾。鄭云。拭、淸也。此必經文作飾而以淸訓之。倘經本作拭又何用此注乎。釋詁云。拭、淸也。爾雅少古字。故往往與經典不合。古本當不作拭耳。管子輕重曰。桓公使八使者式璧而聘之。式者飾之叚借。从巾。从人。拭物者巾也。用巾者人也。从
聲。讀若式。賞隻切。按廣韵賞職切。與唐韵異。一部。飾篆各本皆在幠後幃前。此不知許因上文四篆言飾故
承以飾篆。而誤移其次也。一曰襐飾。此別一義。衣部襐下曰。襐、飾也。急就篇曰。襐飾刻畫無等雙。漢平帝后傳曰。令孫建世子襐飾。將醫往問疾。顔注。襐飾、盛飾也。一曰首飾。在兩耳後。刻鏤而爲之。廣韵曰。襐、未筓冠者之首飾也。玉篇曰。首飾也。
decorate, ornament, adorn
shì
①<动>装饰;修饰。《谏逐客书》:“所以~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
②<名>装饰品。《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之帽。”【又】衣领衣袖的缘饰。《谏逐客书》:“绵绣之~不进于前。”
③<动>掩饰;粉饰。《史通•惑经》:“文过~非。”
④<动>整治。《过秦论》:“以~法设刑,而天下治。”
上用目则下饰观 、丑饰 、严饰 、丰容靓饰 、丽饰 、仪饰 、伪饰 、佩饰 、侈饰 、修饰 、修饰边幅 、借饰 、假饰 、傅饰 、光饰 、冠饰 、凈饰 、凶饰 、凹弧饰 、刓饰 、制饰 、刷饰 、刻饰 、勤饰 、匡饰 、华饰 、厉饰 、厕饰 、变饰 、吊饰 、器饰 、垂饰 、增饰 、壁饰 、备饰 、外饰 、头饰 、夸饰 、奖饰 、奬饰 、妆饰 、妇饰 、妙饰 、完饰 、宝饰 、审饰 、容饰 、尽饰 、岩饰 、崇饰 、巧饰 、干饰 、庄饰 、废饰 、弎饰 、张饰 、强饰 、彩饰 、手饰 、护过饰非
丰容靓饰 、修饰边幅 、护过饰非 、拒谏饰非 、掩罪饰非 、掩过饰非 、文过饰非 、浓妆艳饰 、游辞巧饰 、矜句饰字 、矜己自饰 、矜愚饰智 、矫情自饰 、矫情饰行 、矫情饰诈 、矫情饰貌 、矫饰伪行 、簠簋不饰 、粉饰太平 、絺章饰句 、缘鹄饰玉 、舞文饰智 、补过饰非 、长傲饰非 、顺过饰非 、饰垢掩疵 、饰怪装奇 、饰情矫行 、饰智矜愚 、饰非养过 、饰非拒谏 、饰非掩过 、饰非文过 、饰非遂过
《饰》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饰中 、饰乐 、饰乱 、饰价 、饰伪 、饰兵 、饰动 、饰匿 、饰厉 、饰口 、饰名 、饰吏 、饰器 、饰垢掩疵 、饰城 、饰声 、饰外 、饰奬 、饰好 、饰妆 、饰始 、饰官 、饰室 、饰容 、饰履 、饰巧 、饰巾 、饰帨 、饰弄 、饰怪装奇 、饰情矫行 、饰扬 、饰擢 、饰智 、饰智矜愚 、饰棺 、饰正 、饰治 、饰法 、饰洁 、饰润 、饰混 、饰演 、饰熊 、饰物 、饰玩 、饰理 、饰琢 、饰甲底兵 、饰画 、饰知 、饰糚 、饰紁 、饰纹 、饰终 、饰缘 、饰缮 、饰缯 、饰美 、饰羔 、饰羽 、饰翼 、饰臣 、饰节 、饰虚 、饰行 、饰行儥慝 、饰表 、饰装 、饰观 、饰言 、饰让 、饰诈 、饰词 、饰诡 、饰语 、饰说 、饰谈 、饰貌 、饰贾 、饰赂 、饰身 、饰车 、饰辞 、饰辨 、饰辩 、饰过 、饰配 、饰非 、饰非养过 、饰非拒谏 、饰非掩丑 、饰非掩过 、饰非文过 、饰非遂过 、饰面 、饰馔 、饰骂
《饰》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上用目,则下饰观 、修饰边幅 、护过饰非 、拒谏饰非 、掩罪饰非 、掩过饰非 、文过饰非 、矜句饰字 、矜愚饰智 、矫心饰貌 、矫情饰行 、矫情饰诈 、矫情饰貌 、矫饰伪行 、粉饰场面 、粉饰太平 、粉饰门面 、絺章饰句 、缘鹄饰玉 、舞文饰智 、葛饰北斋 、葛饰北斋(1760-1849) 、补过饰非 、装饰品 、装饰带 、装饰画 、讳饰格 、长傲饰非 、顺过饰非
《饰》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丑饰 、严饰 、丰容靓饰 、丽饰 、仪饰 、佩饰 、侈饰 、借饰 、假饰 、傅饰 、光饰 、冠饰 、凈饰 、凶饰 、凹弧饰 、刓饰 、制饰 、刷饰 、刻饰 、功饰 、勤饰 、匡饰 、华饰 、厉饰 、厕饰 、变饰 、器饰 、垂饰 、增饰 、壁饰 、备饰 、外饰 、头饰 、夸饰 、奬饰 、妆饰 、妇饰 、妙饰 、完饰 、宝饰 、审饰 、容饰 、尽饰 、岩饰 、崇饰 、巧饰 、干饰 、庄饰 、废饰 、弎饰 、张饰 、强饰 、彩饰 、手饰 、抆饰 、抵饰 、振饰 、捏饰 、掇饰 、掩饰 、摆饰 、支饰 、整饰 、文饰 、昭饰 、显饰 、暗饰 、曲饰 、服饰 、机变械饰 、桥饰 、棺饰 、橛饰 、欺饰 、水饰 、油饰 、治饰 、沾饰 、泥饰 、浓妆艳饰 、浮饰 、涂饰 、渥饰 、游辞巧饰 、潢饰 、灯饰 、炫饰 、炼饰 、燕饰 、狡饰 、玩饰 、珍饰 、琢饰 、瑑饰 、男饰 、画饰 、盛饰 、盥饰 、盼饰 、眄饰 、矜己自饰 、矜饰 、矫情自饰 、矫饰 、祓饰 、秾饰 、窗饰 、端饰 、簠簋不饰 、粉饰 、繁饰 、纹饰 、练饰 、绘饰 、绮饰 、缀饰 、缘饰 、缮饰 、耳饰 、肸饰 、脄饰 、自饰 、艳饰 、花饰 、营饰 、藩饰 、藻饰 、虚饰 、衒饰 、衣饰 、表饰 、装饰 、襧饰 、襳饰 、讳饰 、诡饰 、诬饰 、诳饰 、诿饰 、谦饰 、谨饰 、豹饰 、贝饰 、贲饰 、赠饰 、车饰 、轩饰 、边饰 、途饰 、造饰 、逾侈长饰 、遁饰 、遮饰 、邀饰 、采饰 、金银首饰 、钩饰 、错饰 、镂饰 、镜饰 、长饰 、附饰 、除饰 、隐饰 、雕饰 、靓饰 、靡饰 、面饰 、靥饰 、革饰 、顶饰 、颈饰 、首饰 、马饰 、髹饰 、鬓饰 、鬾饰 、黎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