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骊字的意思

骊
拼音
注音ㄌ一ˊ
部首马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右
笔顺フフ一一丨フ丶丨フ丶统一码9A8A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骊(驪)lí(ㄌ一ˊ)

⒈  纯黑色的马。

⒉  传说中黑色的龙:骊珠。

⒊  并列:“骊驾四鹿”。

造字法

形声:从马、丽声

English

a pure black horse; a pair of horses

骊(繁体字:驪)   拼音: lí  注音:ㄌ一ˊ

部首:马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骊(29画)

简体部首:马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形声:从马、丽声 可拆字为“马 丽”

繁体部首: 马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性格奔放、思维敏捷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CGMY   仓颉:NMMBB   郑码:XALL   中文电码:7537   区位码: 7074   四角号码: 71127

统一码:9a8a   笔顺编号: 5511254254   笔顺读写:折折横横竖折捺竖折捺   骊的笔顺 フフ一一丨フ丶丨フ丶

汉语大字典

[①][lí][《廣韻》吕支切,平支,來。][《廣韻》郎溪切,平齊,來。]“骊1”的繁体字。
(1)深黑色的马。
(2)黑色。参见“驪色”、“驪黑”。
(3)骊龙的省称。
(4)骊山的省称。参见“驪岫”、“驪墳”。
(5)《骊驹》的省称。
(6)通“麗”。附丽;并列。
(7)姓。参见“驪姬”。[②][chí][《集韻》陳尼切,平脂,澄。]“骊2”的繁体字。见“驪2靬”。

康熙字典

【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玉篇】盜驪,千里馬也。【爾雅·釋畜】小領盜驪。【註】郭註《穆天子傳》曰天子之駿盜驪,綠耳,
又曰右服盜驪。【詩·齊風】四驪濟濟。【禮·檀弓】夏后氏尚黑,戎事乗驪。
又【月令】冬駕鐵驪。 
又駕兩馬曰驪。【後漢·寇恂傳】光武北征時,軍食急乏,寇恂以輦車驪駕轉輸,前後不絕。【註】驪駕,倂駕也。 
又山名。【後漢·郡國志】京兆尹新豐有驪山。【註】杜預曰:古驪戎國。韋昭曰:戎成居此山,故號驪戎。 
又高句驪,國名。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右北平郡驪成縣。 
又【廣韻】郞奚切【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義同。 
又【集韻】陳尼切,音馳。驪靬,縣名。【前漢·地理志】張掖郡驪靬縣。【註】李奇曰:音遲虔。師古曰:驪,力遲反。靬音虔。令其土俗人呼驪靬,疾言之曰力虔。考證:〔【爾雅·釋畜】小領盜驪。【註】周穆王八駿有盜驪。盜驪,竊驪也。竊淺靑色,驪純黑色。〕 謹按周穆王云云與爾雅註不符。謹照原文註字以下改:郭註穆天子傳曰天子之駿盜驪,綠耳,
又曰右服盜驪。

说文解字

馬深黑色。从馬麗聲。

馬深黑色。从馬麗聲。呂支切

馬深黑色。魯頌傳曰。純黑曰驪。按引伸爲凡黑之偁。亦叚黎棃爲之。从馬。麗聲。呂支切。十六部。

英语翻译

a pure black horse; a pair of horses

骊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①<名>黑色的马。《诗经•齐风•载驱》:“四~济济,垂辔沵沵。”
②<形>黑色的。《庄子•列御寇》:“使~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③<形>并列的;成对的。《汉书•王葬传》:“大国乘车、安车各一,~马二驷。”
④<名>山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墓所在地。

带"骊"字的组词

一串骊珠 、乌骊马 、匠骊 、句骊 、常骊 、探骊 、探骊得珠 、探骊珠 、探骊获珠 、温骊 、牝牡骊黄 、盗骊 、纤骊 、铁骊 、青骊 、风骊 、騤骊 、驷骊 、骊体 、骊唱 、骊坟 、骊姬 、骊宫 、骊山 、骊山北构 、骊山墓 、骊山老母 、骊岫 、骊岭 、骊峰 、骊戎 、骊歌 、骊母 、骊渊 、骊火 、骊牛 、骊牝 、骊珠 、骊畜 、骊目 、骊羊 、骊翰 、骊肩 、骊色 、骊虬 、骊连 、骊邑 、骊阿 、骊靬 、骊马 、骊驹 、骊驾 、骊黄 、骊黄牝牡 、骊黑 、骊龙 、骊龙珠 、骏骊 、鱼骊

带"骊"字的成语

一串骊珠 、探骊得珠 、探骊获珠 、牝牡骊黄 、骊黄牝牡

《骊》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骊体 、骊唱 、骊坟 、骊姬 、骊宫 、骊山 、骊山北构 、骊山墓 、骊山老母 、骊岫 、骊岭 、骊峰 、骊戎 、骊歌 、骊母 、骊渊 、骊火 、骊牛 、骊牝 、骊珠 、骊畜 、骊目 、骊羊 、骊翰 、骊肩 、骊色 、骊虬 、骊连 、骊邑 、骊阿 、骊靬 、骊马 、骊驹 、骊驾 、骊黄 、骊黄牝牡 、骊黑 、骊龙 、骊龙珠 、骊龙颌下取明珠

《骊》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一串骊珠 、乌骊马 、探骊得珠 、探骊珠 、牝牡骊黄

《骊》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匠骊 、句骊 、常骊 、探骊 、歌骊 、江骊 、温骊 、盗骊 、纤骊 、铁骊 、青骊 、风骊 、騤骊 、驷骊 、骏骊 、鱼骊 、黄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