鯷(繁体字:鳀) 拼音: tí 异体字:鮷鳀
部首:魚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20画 康熙字典:鯷(20画)
简体部首:魚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20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魚 是”
繁体部首: 魚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内敛,成功,可爱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QOJH 仓颉:NFAMO 郑码:RKAI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6381
统一码:9bf7 笔顺编号: 35251214444251112134 笔顺读写:撇折竖折横竖横捺捺捺捺竖折横横横竖横撇捺 鯷的笔顺 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tí][《廣韻》杜奚切,平齊,定。][《廣韻》特計切,去霽,定。][《廣韻》是義切,去寘,禪。]“鳀1”的繁体字。
(1)大鲇。
(2)鱼纲鯷科。又名黑背鳁。体长三寸到四寸,侧扁,银灰色,体侧有一显明银白色纵带,无侧线。腹部呈圆柱形,眼和口都大。为群集于浅海的小型鱼类。我国东海、黄海盛产。幼鯷多加工制成鱼干,通称海蜒。
(3)我国古代东方海中种族名。
【唐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正韻】杜兮切,?音題。同鮷。【博雅】鮎也。【類篇】魚重千斤。【戰國策】鯷冠秫縫。【註】鯷,大鮎,以其皮爲冠。
又【前漢·地理志】會稽海外有東鯷人。
又【廣韻】【集韻】?是義切,音䜴。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音弟。
又【集韻】上紙切,音是。義?同。
大鮎也。从魚弟聲。
大鮎也。从魚弟聲。杜兮切
(鮷)大鮎也。从魚。弟聲。此字詩爾雅釋文、廣韵作鮧。从夷。文選蜀都賦及玉篇作鮷。未知孰是。以夷弟篆體易譌也。山海經傳曰。今亦呼鮎爲䱱。字林曰。靑州人呼鮎鯷。郭注爾雅曰。鮎別名鯷。江東通呼鮎爲鮧。葢鮷鯷䱱三形一字。同大兮反。而鮧則別一字、別一音。不當合而一之。杜兮切。十五部。
ancho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