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繁体字:俞) 拼音: yú,yù,shù 注音:ㄩˊ ㄩˋ ㄕㄨˋ
部首:人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9画 康熙字典:俞(9画)
简体部首:人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9画 造字法:会意 可拆字为“人(俞) 刂”
繁体部首: 人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沉稳、舒心、乐观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WGEJ 仓颉:OMBN 郑码:ODQK 中文电码:0358 区位码: 5165 四角号码: 80221
统一码:4fde 笔顺编号: 341251122 笔顺读写:撇捺横竖折横横竖竖 俞的笔顺 ノ丶一丨フ一一丨丨
汉语大字典
[①][yú][《廣韻》羊朱切,平虞,以。]“兪1”的新字形。
(1)表示应答和首肯,犹是、对。
(2)表示感慨。
(3)答应;允许。
(4)报答;答谢。
(5)安定。参见“俞然”。
(6)通“踰”。越过;超过。
(7)通“渝”。
(8)通“愉”。参见“俞俞”。
(9)姓。[②][yù][《集韻》勇主切,上噳,以。]“兪2”的新字形。
(1)通“愈”。更加;越发。
(2)通“瘉”。病痊愈。
(3)通“諭”。参见“俞2咨”。
(4)见“呴俞”。[③][shù][《集韻》舂遇切,去遇,書。]“兪3”的新字形。
(1)通“腧”。人体穴位的总称。
(2)通“腧”。针灸穴位分类名。指五腧穴(井、荥、腧、经、合)的腧穴。
(3)通“腧”。专指人体背部穴位。
(4)通“腧”。泛指人体的某些部位。
(5)通“隃”。[④][shū][《集韻》舂朱切,平虞,書。]“兪4”的新字形。通“鄃1”。汉侯国名。地在今山东夏津县。[⑤][chòu][《廣韻》丑救切,去宥,徹。]“兪5”的新字形。姓。汉有司徒掾俞連。见《广韵·去宥》。
俗兪字。
空中木爲舟也。从亼从舟从巜。巜,水也。
空中木爲舟也。从亼从舟从巜。巜,水也。羊朱切
(俞)空中木爲舟也。淮南氾論訓。古者爲窬木方版以爲舟航。高曰。窬、空也。方、並也。舟相連爲航也。按窬同兪。空中木者、舟之始。並板者、航之始。如椎輪爲大路之始。其始見本空之木用爲舟。其後因刳木以爲舟。凡穿窬、廁牏皆取義於兪。中孚傳曰。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从亼。从舟。从巜。合三字會意。羊朱切。古音在四部。巜、水也。巜下曰。水流澮澮也。說从巜之意。
surname; consent, approve
yú
①<叹>表示同意,许可。《尚书•尧典》:“帝曰:‘~,予闻,如何?’”
②<动>答应。扬雄《校猎赋》:“上犹廉让而未~也。”
shù
<名>通“腧”。人身体上的穴位。《素问•所府论》:“五藏之~各五。”
yù
①<副>通“愈”。越;更加。《汉书•食货志》:“民~劝农。”
②<通>“瘉”,病好了。《荀子•解蔽》:“未有~疾之福也。”
伯俞 、伯俞泣杖 、俞俞 、俞儿 、俞儿舞 、俞儿骑 、俞允 、俞咈 、俞咨 、俞大猷 、俞平伯 、俞扁 、俞拊 、俞振飞 、俞旨 、俞柎 、俞樾 、俞水 、俞然 、俞穴 、俞纳 、俞脉 、俞跗 、俞附 、俞音 、俞骑 、傅尧俞 、允俞 、募俞 、吁俞 、吁咈都俞 、呴俞 、巴俞 、离俞 、竹孚俞 、肝俞 、肺俞 、胆俞 、腰俞 、膺中俞 、膺俞 、都俞 、都俞吁咈
伯俞泣杖 、吁咈都俞 、都俞吁咈
《俞》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俞俞 、俞儿 、俞儿舞 、俞儿骑 、俞允 、俞咈 、俞咨 、俞平伯 、俞平伯(1900-1990) 、俞扁 、俞拊 、俞振飞(1902-1993) 、俞旨 、俞柎 、俞水 、俞然 、俞穴 、俞纳 、俞脉 、俞跗 、俞附 、俞音 、俞骑
《俞》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伯俞泣杖 、都俞吁咈
《俞》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伯俞 、俞俞 、允俞 、募俞 、吁俞 、吁咈都俞 、呴俞 、巴俞 、离俞 、竹孚俞 、肝俞 、肺俞 、胆俞 、腰俞 、膺中俞 、膺俞 、都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