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繁体字:参) 拼音: cān,shēn,cēn,sān 注音:ㄘㄢ ㄕㄣ ㄘㄣ ㄙㄢ 异体字:三㕘傪参叄叅摻曑葠蓡蔘
部首:厶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參(11画)
简体部首:厶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厶() 珍音(㐱) 三叠字”
繁体部首: 厶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成功,多才,稳重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CCCE 仓颉:IIIH 郑码:ZSOP 中文电码:0639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3202
统一码:53c3 笔顺编号: 54545434333 笔顺读写:折捺折捺折捺撇捺撇撇撇 參的笔顺 フ丶フ丶フ丶ノ丶ノノノ
汉语大字典
[①][shēn][《廣韻》所今切,平侵,生。]亦作“叄1”。“参1”的繁体字。“薓1”的今字。
(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2)中药名。
(3)通常指人参。
(4)见“參參”。[②][cēn][《廣韻》楚簪切,平侵,初。]亦作“叄2”。“参2”的繁体字。见“參2差”。[③][cān][《廣韻》倉含切,平覃,清。]亦作“叄3”。亦作“叅1”。“参3”的繁体字。
(1)罗列;并立。
(2)参与;参加。
(3)旧时下级按一定的礼节晋见上级。
(4)犹问候。
(5)检验;考索验证。
(6)领悟;琢磨。
(7)弹劾。
(8)选拔;委派。
(9)高。参见“參3寥”。
(10)间杂;杂乱。
(11)古时重量单位。
(12)通“驂”。陪乘或陪乘的人。[④][sān][《廣韻》蘇甘切,平談,心。]亦作“叄4”。“参4”的繁体字。通“三1”。[⑤][càn][《廣韻》七紺切,去勘,清。]亦作“叄5”。通“摻5”。“参5”的繁体字。鼓曲;击鼓三下。参见“參5撾”。[⑥][sǎn][《集韻》桑感切,上感,心。]亦作“叄6”。“参6”的繁体字。通“糝1”。杂乱。
〔古文〕?朁【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倉含切,音驂。【集韻】謀度也,閒厠也。
又【玉篇】相謁也。【廣韻】參,承也,覲也。
又【增韻】干與也,參錯也。
又【韻會】三相參爲參,五相伍爲伍。【易·繫辭】參伍以變。【韻會】左傳,自參以上。周禮,設其參。皆謂三相參列也。後世參軍,參謀,參知政事,蓋取此義。
又星名。【前漢·天文志】參爲白虎三星,直者是爲衡石。【註】參三星者,白虎宿中,東西直似稱衡也。
又【唐韻】所今切【集韻】【韻會】【正韻】疏簪切,?音森。【說文】商星也。本作曑,从晶㐱聲。【徐曰】其上晶與星同義也。今文作參。
又【韻會】叢立貌。【束皙·補亡詩】參參其穡。【論語】立則見其參於前。
又姓。【廣韻】祝融之後。
又人參。藥名。本作薓。
又【唐韻】楚簪切【集韻】【韻會】初簪切,?音嵾。【廣韻】同嵾。嵾嵳,不齊貌。【詩·周南】參差荇菜。
又【張衡·思?賦】長余佩之參參。【註】長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桑感切,音糝。雜也。【韻會】與糝同。【周禮·天官·司裘註】大射,大侯九十,參七十,干五十。
又【正韻】七紺切,音摻。曲名。
又參鼓,亦作摻鼓。
又與三通。【周禮·冬官考工記】?分去一。考證:〔【前漢·天文志】參爲白虎三星,直者爲衡石。〕 謹照原文爲字上增是字。〔【張衡·思元賦】長金佩之參參。〕 謹照原文金佩改余佩。【王宏源註】【張衡·思玄賦】,避諱玄字。
商星也。从晶㐱聲。?:曑或省。
商星也。从晶㐱聲。,參或省。所今切〖注〗臣鉉等曰:㐱非聲,未詳。〖注〗
、朁,古文參。
臣鉉等曰:㐱非聲,未詳。
(曑)商星也。商當作晉,許氏記憶之誤也。左傳:子産曰:后帝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爲商星。遷實沈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及成王滅唐而封叔虞,故參爲晉星。依此則商當爲晉明矣。或云此以篆文曑連商句絕,釋爲星也。夫苟氾釋爲星,安用商字。參商之云,起於漢時辭章,聯綴不倫,許君何取。此於曟舉國語農祥釋之,於參舉晉星釋之,一重民事,一重分野也。召南傳曰:參,伐也。漢人參伐統伐,故毛以伐釋參。从晶㐱聲。㐱聲疑後人竄改,當作㐱象形。唐風傳曰:三星,參也。天官書、天文志皆云:參爲白虎三星,直者是爲衡石。葢彡者,象三星其外則象其畛域與。今隸變爲參,用爲參兩、參差字。所今切。七部。
()或省。卽今用參兩、參差字也。凡槮篸驂字用爲聲。
take part in, intervene; ginseng
參差 、曾參 、题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