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的拼音和组词

呀(繁体字:呀)   拼音: yā,ya  注音:一ㄚ ˙一ㄚ

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呀(7画)

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7画   造字法:形声:从口、牙声 可拆字为“口 牙”

繁体部首: 口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活泼,安康,温柔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KAHT   仓颉:RMVH   郑码:JHI   中文电码:0711   区位码: 4929   四角号码: 61040

统一码:5440   笔顺编号: 2511523   笔顺读写:竖折横横折竖撇   呀的笔顺 丨フ一一フ丨ノ

汉语大字典

[①][xiā][《廣韻》許加切,平麻,曉。]
(1)空旷貌,敞开貌。
(2)张口;张开。
(3)高耸。参见“呀呀”、“呀空”。[②][yā][《廣韻》五加切,平麻,疑。]
(1)叹词。
(2)嗟叹。
(3)象声词。
(4)方言。量词。[③][ya˙]助词。表示语气。

康熙字典

【唐韻】許加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加切,?音岈。【說文】張口貌。【韓愈·月蝕詩】如口開呀呀。 
又谽呀,谷空貌。【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谽呀豁閜。【註】㵎谷之形容也。呀,呼加反。 
又【玉篇】大空貌。【班固·西都賦】呀周池而成淵。 
又【廣韻】五加切【正韻】牛加切,?音牙。【廣韻】吧呀。【韓愈·月蝕詩】牙角何呀呀。○按《韓愈·月蝕詩》如口開呀呀,或攺作齖齖,因避重韻也,不知《唐韻》九麻中呀字兩見,音義各別,《韓詩》?非重韻。《集韻》《類篇》刪五加切一音,非。 
又叶虎何切,音呵。【韓愈·東方朔雜事詩】王母聞以笑,衞官助呀呀。不知萬萬人,生身埋泥沙。沙叶音娑。

说文解字

張口皃。从口牙聲。

張口皃。从口牙聲。許加切文十 新附

英语翻译

particle used to express surprise or mild emphasis; (Cant.) slurred form of the number ten

带"呀"字的组词

呀口 、呀吁 、呀吓 、呀呀 、呀呀呜 、呀呀呼 、呀呀唔 、呀呀学语 、呀呷 、呀咻 、呀喘 、呀庨 、呀张 、呀然 、呀空 、呀许 、呀豁 、呀赫 、呀阖 、呕呀 、呜呀呀 、呿呀 、咋呀 、咤呀 、咪呀 、咿呀 、咿咿呀呀 、哈呀 、哎呀 、哦呀 、唅呀 、唉呀 、啊呀 、喊呀 、嗟呀 、嗳呀 、天呀 、惊呀 、欢呀 、笑呀 、讙呀 、豦呀 、闹呀呀 、阿呀

带"呀"字的成语

呀呀学语 、咿咿呀呀

《呀》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呀口 、呀吁 、呀吓 、呀呀 、呀呀呜 、呀呀呼 、呀呀唔 、呀呷 、呀咻 、呀喘 、呀庨 、呀张 、呀然 、呀空 、呀许 、呀豁 、呀赫 、呀阖

《呀》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呀呀呜 、呀呀呼 、呀呀唔 、呜呀呀 、闹呀呀

《呀》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吽呀 、呀呀 、呕呀 、呜呀呀 、呿呀 、咋呀 、咤呀 、咪呀 、咿呀 、哈呀 、哎呀 、哦呀 、唅呀 、啊呀 、喊呀 、喘呀 、嗟呀 、嗳呀 、天呀 、惊呀 、欢呀 、笑呀 、缺呀 、讙呀 、豦呀 、闹呀呀 、阿呀


    此栏目暂无任何新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