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嚓
拼音: [cā] [chā]
注音: ㄘㄚ|ㄔㄚ
部首: [口] 口字旁
笔画: 17 部外:14
异体字: 察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5693
其它编码: 五笔:kpwi 仓颉:rjbf 郑码:jwrb 四角:63091
笔顺编码: 25144535445411234
笔顺笔画: 丨フ一丶丶フノフ丶丶フ丶一一丨ノ丶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点 点 横撇/横钩 撇 横撇/横钩 点 点 横撇/横钩 捺 横 横 竖钩 撇 点
笔顺编码: 25144535445411234
笔顺笔画: 丨フ一丶丶フノフ丶丶フ丶一一丨ノ丶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点 点 横撇/横钩 撇 横撇/横钩 点 点 横撇/横钩 捺 横 横 竖钩 撇 点
写法: 嚓字共有17画,笔顺(笔画顺序)为:竖,横折,横,点,点,横撇/横钩,撇,横撇/横钩,点,点,横撇/横钩,捺,横,横,竖钩,撇,点
汉字: 嚓
拼音: cā|chā
注音: ㄘㄚ|ㄔㄚ
部首: [口] 口字旁
笔画: 17 部外:14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笔顺写法
嚓字的笔顺详解
察【寅集上】【宀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初八切《集韻》《韻會》《正韻》初戛切,?音刹。《說文》覆審也。从宀祭聲。《徐鉉曰》祭祀必質明。明,察也。故从祭。《廣韻》諦也,知也。《李陵·答蘇武書》功大罪小,不蒙明察。
又《增韻》考也,廉視也。《周禮·秋官·士師註》士,察也,義取察理獄訟之事也。
又《唐書·百官志》監察御史,掌司六察。一察官人善惡,二察賦役不均,三察農桑不勤,倉廩耗減,四察妖猾盜賊,五察茂才異等,六察黠吏豪宗,兼幷縱暴。
又昭著也。《中庸》言其上下察也。
又察察,潔淸貌。《史記·屈原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
又苛察也。《老子·道德經》其政察察,其民??。
又《晉書·謝安傳》弘以大綱,不存小察。
又《正字通》偏見曰察。《莊子·天下篇》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又姓。吳將軍察戰,明正德中朝城知縣察童。
又讀作祭。《尙書大傳》祭之爲言察也。察者,至也,人事至然後祭。
又叶直列切,音徹。《前漢·郊祀歌》景星顯見,信星彪列。象載昭庭,日親以察。《古詩》置我懷袖中,三歲字不滅。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又叶子例切,音穧。《班固·幽通賦》攬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墜。昒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猶未察。《集韻》或作詧。
察【卷七】【宀部】
覆也。从宀、祭。初八切〖注〗臣鉉等曰:祭祀必天質明。明,察也。故从祭。
(察)覆審也。?部云。?、覆也。覈、从?敫聲。實也。攷事?笮邀遮其辭得實曰覈。然則察與覈同意。釋訓曰。明明、斤斤、察也。从宀。祭聲。从宀者、取覆而審之。从祭爲聲、亦取祭必詳察之意。初八切。十五部。
咔嚓、 啪嚓、 喀嚓、 叭嚓、 霍嚓、 咯嚓、 哢嚓、 踢嚓咯嚓、 切切嚓嚓、 嘁嘁嚓嚓、 吧嚓
嘁嘁嚓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