垔的拼音和组词

垔(繁体字:垔)   拼音: yīn  注音:一ㄣ   异体字:

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9画  康熙字典:垔(12画)

简体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9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西(覀) 土”

繁体部首: 土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博学多才,独立,自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SFF   仓颉:MWG   郑码:FJB   中文电码:   区位码:   四角号码: 10104

统一码:5794   笔顺编号: 125221121   笔顺读写:横竖折竖竖横横竖横   垔的笔顺 一丨フ丨丨一一丨一

汉语大字典

[①][yīn][《廣韻》於真切,平真,影。]
(1)“堙”、“陻”的古字。堵塞。
(2)充实。

康熙字典

【類篇】同垔,塞也。【左傳·襄六年】晏弱城東陽而遂圍萊。甲寅,堙之環城,傅于堞。
又土山也。【公羊傳·宣十五年】(於是使司馬)子反乗堙而窺宋城。
又距堙,登城之具也。【孫武子攻城篇】攻城之法,修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註】謂踊土稍高,而前以傅其城也。
又叶烏前切,音湮。【陸機·弔蔡邕文】彼洪川之方割,豈一墤之所堙。故尼父之惠訓,智必愚而後賢。
又與陻通。互詳陻字註。

说文解字

塞也。《尚書》曰:“鯀垔洪水。”从土西聲。?:古文垔[?]。

塞也。《尚書》曰:“鯀垔洪水。”从土西聲。,古文垔。於眞切〖注〗,古文垔。

(垔)也。按此字古書多作堙、作陻。眞字乃廢矣。左傳井堙木刊服注、周語墮高堙庳韋注皆同此。从土。㢴聲。於眞切。古音在十三部。商書曰。大徐尙書曰、小徐書曰皆誤。鯀垔洪水。周書鴻範文。左傳與許例云商書。

(陻)垔或从

()古文垔如此。上从古文西。

英语翻译

to restrain; to dam a stream and change its direction; a mound


    此栏目暂无任何新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