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的拼音和组词

岷(繁体字:岷)   拼音: mín  注音:ㄇ一ㄣˊ   异体字:㞴㞶㟭崏汶渂㟩

部首:山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8画  康熙字典:岷(8画)

简体部首:山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   造字法:形声:从山、民声 可拆字为“山 民”

繁体部首: 山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顶天立地、有气势、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MNAN   仓颉:URVP   郑码:LLYH   中文电码:1488   区位码: 6526   四角号码: 27747

统一码:5cb7   笔顺编号: 25251515   笔顺读写:竖折竖折横折横折   岷的笔顺 丨フ丨フ一フ一フ

汉语大字典

[①][mín][《廣韻》武巾切,平真,明。][《集韻》眉貧切,平真,明。]亦作“崏1”。亦作“渂1”。亦作“1”。亦作“汶3”。山名。详见“岷山”。

康熙字典

【廣韻】武巾切【集韻】眉頻切【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音民。【說文】山名。在蜀湔氐西徼外。本作?,从山?聲。【徐曰】今作岷。【孔穎達曰】山在梁州,江水所出。
又【史註】山在岷州,溢洛南一里,連緜至蜀二千里,皆曰岷山。戴侗曰:在今威茂州之西北,東距峽州。 
又州名。秦隴西郡臨洮縣,後魏置岷州。因山爲名。或作㟭。 
又【韻會】通作汶。【山海經】大江出汶郭之東南,逕蜀郡,東北至廣陵入海。
又【史記·夏本紀】汶嶓旣藝。

说文解字

水。出琅邪朱虛東泰山,東入濰。从水文聲。桑欽說:汶水出泰山萊蕪,西南入泲。

水。出琅邪朱虛東泰山,東入濰。从水文聲。桑欽說:汶水出泰山萊蕪,西南入泲。亡運切

(汶)汶水。出琅邪朱虚東泰山。東入濰琅邪郡朱虛、見前志。後志屬北海國。今山東靑州府臨胊縣東六十里有朱虛故城。前志朱虛下云。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維。水經曰。汶水、出朱虛縣泰山。北過其縣東。又北過淳于縣西。又東北入於濰。謂之東汶水。以別於禹貢汶水也。按東泰山卽封禪書黃帝封東泰山、今沂山是也。今東汶河源出臨胊縣南沂山東北谷。東流近穆陵關。折東北流數十里。折東流百五十里。至安邱縣西南境。折東北流經縣城西北。又東流數十里與濰水會。从水。文聲。亡運切。十三部。按二汶水在齊。漢人崏山崏江字作汶山汶江。以古音同讀如文之故。謂之假借可也。考工記。貉踰汶則死。淮南子同。鄭云。汶水在魯北。酈注以入汶水篇。考工記多齊語、則謂入?之汶無疑也。殷敬順剏爲異說。殊非是。桑欽說。汶水出泰山萊蕪。西南入泲。此謂禹貢汶水也。上文渭水、濕水、沂水皆舉別說。皆謂一水而說源有不同也。此則畫然二水。源流皆異。泰山郡萊蕪、二志同。前志萊蕪下曰。原山、禹貢汶水出。西南入泲。桑欽所言。水經於濟水曰。又東北過壽張縣西畍安民亭南。汶水從東北來注之。於汶水曰。又西南過壽張縣北。又西南至安民亭入於濟。按舊泲水合汶於安民亭。今東平州西南十里安山鎭卽古亭也。今汶水出今山東泰安府萊蕪縣東北七十里之原山。亦名馬耳山。西南流經縣城西北。又經泰安府南境。又經寧陽縣北境。至汶上縣北之戴村壩。又經汶上西南境之南旺。分流南北。南流者四分以接徐沛。北流者六分以接臨淸。自明永樂中宋禮開會通河以及 國朝運河皆全資汶水。而入泲之故道湮矣。前志朱虛下但云汶水。萊蕪下則云禹貢汶水。然則出朱虛入濰者、非禹貢汶水也。

英语翻译

min mountain, min river

带"岷"字的组词

岷下芋 、岷山 、岷岭 、岷峨 、岷嶓 、岷汉 、岷江 、岷渎 、岷益 、岷蜀 、岷邛 、峨岷 、庸岷 、梁岷 、贞岷

《岷》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岷下芋 、岷山 、岷岭 、岷峨 、岷嶓 、岷汉 、岷江 、岷渎 、岷益 、岷蜀 、岷邛

《岷》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峨岷 、嶓岷 、庸岷 、梁岷 、贞岷


    此栏目暂无任何新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