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繁体字:廿) 拼音: niàn 注音:ㄋ一ㄢˋ 异体字:卄念
部首:廾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4画 康熙字典:廿(4画)
简体部首:廾部 部外笔画:1画 总笔画:4画 造字法:会意 可拆字为“艹 一”
繁体部首: 廾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阳刚,多才,文静之意 字体结构:单一
五笔:AGHG 仓颉:T 郑码:EA 中文电码:1700 区位码: 5605 四角号码: 44770
统一码:5eff 笔顺编号: 1221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 廿的笔顺 一丨丨一
汉语大字典
[①][niàn][《廣韻》人執切,入緝,日。]亦作“卄1”。数词。二十的合体。
【唐韻】人汁切【集韻】【正韻】日執切,?音入。【玉篇】二十幷也。今直爲二十字。【顏之推·稽聖賦】中山何夥,有子百廿。魏嫗何多,一孕四十。
二十并也。古文省。
二十并也。古文省。人汁切
疾,病也。从疒矢聲。,古文疾。
,籀文疾。秦悉切
(廿)二十幷也。古文省多。省作二十㒳字爲一字也。考工記:桯長倍之,四尺者二。十分寸之一謂之枚。本於二字爲句絶,故書十與上二合爲廿,此可證周時凡言二十可作廿也。古文廿仍讀二十㒳字。秦碑小篆則維卄六年、維卄九年、卅有七年皆讀一字,以合四言。卄之讀如入,卅之讀如,皆自反也。至唐石經二十皆作卄,三十皆作卅,則仍讀爲二十,三十矣。人汁切。七部。
(疾)病也。析言之則病爲疾加,渾言之則疾亦病也。按經傳多訓爲急也,速也,此引伸之義,如病之來多無期無迹也。止部曰:疌,疾也。从矢聲。矢能傷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會意。聲字疑衍。秦悉切。十二部。
()籒文疾。从廿者,古文疾也。从
者,
省也。
(廿)古文。各本篆體作,是仍與小篆無異,今正。攷
篆下曰:廿,古文疾。童篆下曰:廿,古文以爲疾。此廿爲古文疾之明證。而集韵、類篇皆曰:廿,古文疾。
,籒文疾。此丁度所見不誤之明證也。其曰籒文作
又作
者,乃當其時已有誤本同今本,而因併入之,又譌古爲籒也。
twenty, twentieth
廿一史 、廿二史 、廿八躔 、廿四史 、廿四堆 、廿四桥 、廿四考中书 、廿四风
《廿》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廿一史 、廿二史 、廿八躔 、廿四史 、廿四堆 、廿四桥 、廿四考中书 、廿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