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拼音:[tì]
英文释义alert 警觉的,警惕的; 意识到的;
respect 尊敬; 重视; 方面;
love 爱; 关爱; 喜欢; 疼爱; 乐于;
实用场景例句
The process of spiritual cultivation is to and rectify conduct and behavior.
同道,是指同修间若有错误的行为,可彼此更正、相互惕励.
Keep chasing growth and set some inspiring stretch goals.
持续追求成长,设定远大目标惕厉自己.
He always acts with caution.
他做事一贯保持着惕厉的作风.
Chao Heng - ti theof Hunan the time , was the agent of the Northern warlords.
赵恒惕(一八八○ —— 一九七一),湖南衡山人.一九二○年以后, 他是统治湖南的军阀.
词组搭配be on guard against;be vigilant
警惕,戒惧
be full of trouble;fear
忧劳;恐惧
惕(繁体字:惕) 拼音: tì 注音:ㄊ一ˋ 异体字:悐惖
部首:忄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1画 康熙字典:惕(12画)
简体部首:忄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造字法:形声:从忄、易声 可拆字为“忄 易”
繁体部首: 忄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独立,清纯,自信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NJQR 仓颉:PAPH 郑码:UKRO 中文电码:1912 区位码: 4472 四角号码: 96027
统一码:60d5 笔顺编号: 44225113533 笔顺读写:捺捺竖竖折横横撇折撇撇 惕的笔顺 丶丶丨丨フ一一ノフノノ
汉语大字典
[①][tì][《廣韻》他歷切,入錫,透。]亦作“悐1”。亦作“惖1”。
(1)畏惧;戒惧。
(2)指惊动。
(3)疾速。
(4)忧伤。
〔古文〕惖【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剔。【說文】敬也。从心易聲。
又怵惕也。憂也,懼也。
又【爾雅·釋訓】惕惕,愛也。郭註詩云,心焉惕惕。韓詩以爲悅人,故言愛也。
又疾也。【吳語】一曰惕。【註】疾也。疾速之疾。
又【說文】或作悐。【前漢·王商傳】無惕悐憂。【集韻】亦作??。
又叶汀藥切,音託。【揚子·太?經】心惕惕,足金舄,不志溝壑,舄音削。考證:〔【爾雅·釋訓】惕惕,愛也。引詩陳風,心焉惕惕。韓詩以爲悅人,故言愛也。〕 謹按此註文,誤爲經文。謹將引詩陳風四字改郭註詩云。
敬也。从心易聲。悐:或从狄。
敬也。从心易聲。悐,或从狄。他歴切〖注〗惖,古文。
(惕)敬也。从心。易聲。他歷切。十六部。
(悐)或从狄。狄聲也。漢書王商傳如此作。
be cautious, careful, alert
tì
<动>担心;提心吊胆。《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无日不~,岂敢忘职!”今有双音词“警惕”
儆惕 、兢惕 、冰惕 、启惕 、夕惕 、夕惕朝乾 、夕惕朝干 、夕惕若厉 、寅忧夕惕 、忡惕 、忧惕 、忷惕 、怛惕 、怵惕 、恐惕 、悚惕 、悛惕 、惊惕 、惕伏 、惕伤 、惕兢 、惕励 、惕厉 、惕号 、惕心 、惕息 、惕惊 、惕惕 、惕惧 、惕想 、惕慑 、惕栗 、惕汗 、惕然 、惕虑 、惕隐 、惭惕 、惴惕 、惶惕 、愧惕 、战惕 、日乾夕惕 、日干夕惕 、日惕 、昼乾夕惕 、昼干夕惕 、昼警夕惕 、朝乾夕惕 、朝兢夕惕 、朝前夕惕 、朝干夕惕 、析惕 、畏惕 、祗惕 、神竦心惕 、窒惕 、詟惕 、警惕 、警惕性 、遽惕
夕惕朝乾 、夕惕朝干 、夕惕若厉 、寅忧夕惕 、日乾夕惕 、日干夕惕 、昼乾夕惕 、昼干夕惕 、昼警夕惕 、朝乾夕惕 、朝兢夕惕 、朝前夕惕 、朝干夕惕 、神竦心惕 、魂惊魄惕
《惕》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惕伏 、惕伤 、惕兢 、惕励 、惕厉 、惕号 、惕心 、惕息 、惕惊 、惕惕 、惕惧 、惕想 、惕慑 、惕栗 、惕汗 、惕然 、惕虑 、惕隐
《惕》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夕惕朝乾 、夕惕朝干 、夕惕若厉 、怊怊惕惕 、怵惕恻隐 、警惕性
《惕》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儆惕 、兢惕 、冰惕 、启惕 、夕惕 、寅忧夕惕 、忡惕 、忧惕 、忷惕 、怊怊惕惕 、怛惕 、怵惕 、恐惕 、悚惕 、悛惕 、惆惕 、惊惕 、惕惕 、惨惕 、惭惕 、惮惕 、惴惕 、惶惕 、愁惕 、愧惕 、战惕 、日乾夕惕 、日干夕惕 、日惕 、昼乾夕惕 、昼干夕惕 、昼警夕惕 、朝乾夕惕 、朝兢夕惕 、朝前夕惕 、朝干夕惕 、析惕 、畏惕 、祗惕 、神竦心惕 、窒惕 、詟惕 、警惕 、遽惕 、震惕 、魂惊魄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