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的拼音和组词

應(繁体字:应)   拼音: yīng,yìng  注音:一ㄥ 一ㄥˋ   异体字:应応譍

部首:心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17画  康熙字典:應(17画)

简体部首:心部   部外笔画:13画   总笔画:17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广(䧹) 心”

繁体部首: 心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时尚,安康,独立之意   字体结构:左上包围

五笔:YWWN   仓颉:IOGP   郑码:TGNW   中文电码:2019   区位码:   四角号码: 00231

统一码:61c9   笔顺编号: 41332324111214544   笔顺读写:捺横撇撇竖撇竖捺横横横竖横捺折捺捺   應的笔顺 丶一ノノ丨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丶フ丶丶

汉语大字典

[①][yīng][《廣韻》於陵切,平蒸,影。]“应1”的繁体字。
(1)应当,应该。
(2)认为是;是。
(3)所有,全部。
(4)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是立即进行的。相当于“很快”、“立即”。
(5)副词。表示料想之词。犹恐怕、大概。
(6)副词。犹曾;须。多与“不”或“未”连用。
(7)犹顾,知。
(8)通“膺”。当,判处。
(9)古国名。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10)姓。[②][yìng][《廣韻》於證切,去證,影。]“应2”的繁体字。
(1)受;接受。
(2)应声,回答。
(3)应允;许诺。
(4)应和。
(5)响应。
(6)符合;适应;顺应。
(7)指照应。
(8)应付;对付。
(9)支付;供给。
(10)感应;应验。
(11)迎击。
(12)古乐器名。小鼓。
(13)同“雁”。参见“應2步”。
(14)通“颜”。参见“應2行”。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 
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 
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 
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 
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 
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又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註】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樂書】應樂,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周禮·春官·小師】擊應鼓。【註】鼙也。 
又天子之門曰應門。【詩·大雅】廼立應門。【註】正門也。 
又州名。鴈門地,唐置應州。 
又叶於容切,音雍。【易·蒙卦】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陸賈新語】事以類相從,聲以音相應。◎按應字,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正字通》止作去聲,誤。

说文解字

當也。从心?聲。

當也。从心聲。於陵切

(應)當也。當、田相值也。引伸爲凡相對之偁。凡言語應對之字卽用此。大徐言部增譍字。非也。諾下、讎下、唉下、對下譍字皆當改正。从心。聲。於陵切。六部。

英语翻译

should, ought to, must

带"應"字的组词

得心應手 、適應 、顯應


    此栏目暂无任何新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