揜(繁体字:揜) 拼音: yǎn 注音:一ㄢˇ 异体字:掩
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2画 康熙字典:揜(13画)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扌 廾(弇)”
繁体部首: 扌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阳光,高贵,睿智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RWGA 仓颉:QORT 郑码:DOJE 中文电码:2256 区位码: 四角号码: 58046
统一码:63dc 笔顺编号: 121341251132 笔顺读写:横竖横撇捺横竖折横横撇竖 揜的笔顺 一丨一ノ丶一丨フ一一ノ丨
汉语大字典
[①][yǎn][《廣韻》衣檢切,上琰,影。][《廣韻》烏敢切,上敢,影。]
(1)捕取;袭取。
(2)夺去。
(3)困迫;急迫。
(4)承袭。参见“揜迹”。
(5)遮没;遮蔽;掩盖。
(6)蒙蔽。
(7)藏匿。
(8)意钱之属。博戏的一种。
(9)通“奄”。大。
(10)通“弇”。相同;相抵。[②][ān]同“媕2”。
【唐韻】【集韻】【韻會】衣檢切【正韻】於檢切,?淹上聲。【說文】自關以東謂取曰揜。【揚子·方言】揜?,取也。關東曰揜,關西曰?。一曰覆也。【禮·禮器】豚肩不揜豆。
又【聘義】瑕不揜瑜,瑜不揜瑕。
又困迫也。【易·困彖】困剛揜也。【禮·表記】篤以不揜。【疏】君子篤厚行於善道,不使揜逼而被困迫也。
又【揚子·方言】滅也。吳揚曰揜。
又揜然,疾歸貌。【漢書·司馬相如傳】揜乎反鄉。
又【唐韻】烏敢切【集韻】【韻會】烏感切,?庵上聲。手揜物也。 【韻會】與掩同。互詳掩字註。考證:〔
又揜然,疾歸貌。【司馬相如·子虛賦】揜乎反鄉。〕 謹按揜字文選作晻,史記作闇,惟漢書司馬相如傳作揜。揜然疾歸貌亦惟漢書註有之。今據改司馬相如子虛賦爲漢書司馬相如傳。
自關以東謂取曰揜。一曰覆也。从手弇聲。
自關以東謂取曰揜。一曰覆也。从手弇聲。衣檢切
(揜)自關以東取曰揜。取上俗本有謂字。今依宋本。方言曰。掩、、取也。自關而東曰掩。自關而西曰
。或曰抯。按許所據方言葢作揜。李善注子虛、上林賦引方言亦作揜也。今廣雅掩、取也。字作掩。从手。弇聲。衣檢切。七部。一曰覆也。弇、葢也。故从弇之揜爲覆。凡大學揜其不善、中庸誠之不可揜皆是。
cover up; take by force, shut
博揜 、搏揜 、瑕不揜瑜 、瑜不揜瑕
瑕不揜瑜 、瑜不揜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