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的拼音和组词

撲(繁体字:扑)   拼音: pū  注音:ㄆㄨ   异体字:扑擈

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撲(16画)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扌 菐”

繁体部首: 扌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温柔,清纯,内敛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ROGY   仓颉:QTCO   郑码:DKUG   中文电码:2333   区位码:   四角号码: 52085

统一码:64b2   笔顺编号: 121224314311134   笔顺读写:横竖横竖竖捺撇横捺撇横横横撇捺   撲的笔顺 一丨一丨丨丶ノ一丶ノ一一一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pū][《廣韻》普木切,入屋,滂。][《廣韻》蒲角切,入覺,並。]亦作“擈1”。“扑1”的繁体字。
(1)击;打。
(2)指扑灭。
(3)拍打;拍击。
(4)拂拭;轻轻地擦。
(5)指拂拭的用具。
(6)摔;掷。
(7)向前猛冲;全身伏向。
(8)谓趴,伏。
(9)谓全心寄托。
(10)相扑。
(11)倾覆;倒下。
(12)指气味声色之类直逼(人的感官)。
(13)满,遍。
(14)棰杖。
(15)古代一种制茶的工具。
(16)围棋术语。投。
(17)古代博戏名。盛行于宋元民间,以钱为博具,掷地视字幕决胜败。
(18)宋元的一种包税制度。
(19)象声词。参见“撲哧”、“撲通”。
(20)见“撲曲”。
(21)见“撲唐唐”。[②][bǔ][《集韻》博木切,入屋,幫。]见“撲2挑”。

康熙字典

【唐韻】蒲角切【集韻】【韻會】【正韻】弼角切,?音雹。【說文】挨也。【廣韻】相撲也。 
又【增韻】踣也。【韓愈·納涼聮句】朽杌惧傾撲。或作?。 
又【集韻】匹角切,音璞。與㩧同。擊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普木切【正韻】普卜切,?與攴同。小擊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又杖也。與扑同。【荀悅申鑒】桎梏鞭撲,以加小人。 
又【荀子·臣道篇】若馭撲馬。【註】未調習之馬。 
又【集韻】博木切,音卜。拭也。

说文解字

挨也。从手菐聲。

挨也。从手菐聲。蒲角切

(撲)挨也。撲與扑㯷、義皆別。今人溷之。廣韵一屋云。拂箸。今義也。从手。聲。蒲角切。廣韵普木切。一部。

英语翻译

pound, beat, strike; attack


    此栏目暂无任何新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