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繁体字:漢) 拼音: hàn 注音:ㄏㄢˋ 异体字:漢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5画 康熙字典:汉(15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2画 总笔画:5画 造字法:原为形声 可拆字为“氵 又”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宽厚、忠肝义胆、顶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CY 仓颉:EE 郑码:VXS 中文电码:3352 区位码: 2626 四角号码: 37140
统一码:6c49 笔顺编号: 44154 笔顺读写:捺捺横折捺 汉的笔顺 丶丶一フ丶
汉语大字典
[①][hàn][《廣韻》呼旰切,去翰,曉。]“汉1”的繁体字。
(1)水名。汉水,也称汉江,为长江最长的支流。发源于今陕西省宁强县,流经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
(2)天河;银河。
(3)男子。
(4)方言。称丈夫。
(5)契丹统治者对南人的称谓。元代对原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汉族人和契丹、女真、高丽等族人亦称汉。
(6)古指华夏族、汉族及其活动范围。
(7)民族名。汉族。中华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参见“漢族”。
(8)汉语的简称。
(9)《汉书》的简称。
(10)朝代名。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建都长安,史称西汉或前汉。公元8年外戚王莽一度称帝,国号新。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东汉或後汉。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东汉灭亡。整个汉代共历二十四帝,406年。
(11)我国古代政权名。(1)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蜀汉。263年亡于魏。(2)十六国之一。公元304年,刘渊起兵,自称汉王。308年,刘渊在平阳称帝。后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3)十六国之一。公元306年,李雄称帝,建都ㄎ,国号成。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347年亡于东晋。(4)五代时的十国之一。公元917年,刘龑在广州称帝,国号越,后改为汉,史称南汉。971年亡于北宋。(5)五代之一。公元947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旋定都汴(今河南省开封市),国号汉。史称後汉。950年亡于後周。(6)五代时的十国之一。公元951年,刘旻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979年亡于北宋。(7)五代时十国之一的前蜀(公元907年-925年)曾一度改国号为汉。后仍称蜀。(8)公元1360年,陈友谅在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称帝,国号汉。不久为朱元璋所灭。
(12)地名。汉中的简称。秦置汉中郡,包括今陕西省南部及湖北省西北部。汉仍之。
(13)地名。唐代州名。治所雒县,在今四川省广汉县。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二·成都府》。
(14)地名。指汉皋山。又称方山、万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县西北。
(15)地名。汉口或武汉市的省称。
(16)姓。参阅《通志·氏族二》。
〔古文〕㵄?【唐韻】呼旰切【集韻】虛旰切【韻會】【正韻】虛汗切,?音熯。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又天河也。【爾雅·釋天】箕斗之閒,漢津也。【史記·天官書】漢者,亦金之散氣。【揚泉·物理論】漢,水之精也。【詩·大雅】倬彼雲漢。
又漢中,郡名,秦惠王置。【廣輿記】今爲漢中府。
又漢口,地名。【廣輿記】漢陽府,本春秋鄖國地,漢屬江夏,唐曰沔州,亦曰漢陽。
又州名,屬成都府。【韻會】漢屬廣漢郡,唐置州。
又半漢,形容之辭。【張衡·南都賦】天馬半漢。
又【輟耕錄】今人謂賤丈夫爲漢子。
又高麗方言謂白曰漢。見【孫穆·雞林類事】。
又【集韻】他干切,音攤。太歲在申曰汭漢。亦作涒灘。
又【韻補】叶詩建切,音扇。【繁欽賦】長唐虎圈,迴望曼衍。槃旋岹嶢,上刺雲漢。考證:〔【史記·天官書】漢者,六金之散氣。〕 謹照原文六改亦。
漾也。東爲滄浪水。从水,難省聲。㵄:古文。
漾也。東爲滄浪水。从水,難省聲。㵄,古文。呼旰切〖注〗臣鉉等曰:从難省,當作堇。而前作相承去土从大,疑兼从古文省。
臣鉉等曰:从難省,當作堇。而前作相承去土从大,疑兼从古文省。
(漢)漾也。尙書某氏傳曰:泉始出山爲漾。按漾言其微,漢言其盛也。蕭何曰:語曰天漢。其名甚美。東爲滄浪水。禹貢文。水經曰:沔水又東過鄖縣南,又東北流,又屈東南,過武當縣東北。注曰:縣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名滄浪洲。庾仲雍漢水記謂之千齡洲,非也。是世俗語譌,音與字變矣。地記曰:水出荆山,東南流爲滄浪之水。余按禹貢言又東爲滄浪之水。不言過而言爲者,明非他水決入也。葢漢、沔水自下有滄浪通稱爾。纏絡鄢郢,地連紀鄀,咸楚都矣。漁父歌之,不違水地。玉裁按鄭注尙書滄浪之水,言今謂夏水來同。故世變名焉,本未嘗謂他水決入。若地記云出荆山,是他水決入矣。从水,難省聲。按、難、暵字從
聲,則
下亦云
聲是矣。難省聲葢淺人所改,不知文殷元寒合韵之理也。呼旰切。十四部。
(㵄)古文漢如此。按古文從或,從大。或者、今之國字也。
Chinese people; Chinese language
hàn
①<名>汉水。《公输》:“江、~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②<名>天河;银河。《观沧海》:“星~灿烂,若出其里。”
③<名>男子。《北齐书•魏兰根传》:“苦用此~何为?”
④<名>朝代名。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刘邦建立的汉朝称前汉或西汉,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刘秀建立的汉朝称后汉或东汉。公元947年至公元950年刘知远建立的汉朝称后汉,为五代之一。
【汉家】指汉朝。
【汉仗】指体貌雄伟。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一钱汉 、丈夫汉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带头巾男子汉 、不戴头巾男子汉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东汉 、东汉分 、东汉通俗演义 、两汉 、中汉 、丽汉 、二汉 、于汉 、云汉 、五百罗汉 、京汉铁路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任汉 、俗汉 、倔强汉子 、偷汉 、偷汉子 、傻汉 、先汉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光身汉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关汉卿 、养汉 、养汉精 、军汉 、冲汉 、况汉 、凉汉 、前汉 、前汉书 、北汉 、十八罗汉 、十六罗汉 、半截汉子 、半汉 、华汉 、单身汉 、南汉 、叠罗汉 、史汉 、后汉 、后汉书 、呆汉 、呆老汉 、周汉 、墙外汉 、壮汉 、大汉 、大汉族主义 、大肚汉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墙外汉 、好汉不吃眼前亏 、好汉做事好汉当 、好汉惜好汉 、好汉英雄 、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 、彪形大汉 、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 、披霄决汉 、拔赵帜易汉帜 、拔赵易汉 、楚界汉河 、气冲霄汉 、气凌霄汉 、气逾霄汉 、汉人煮箦 、汉官威仪 、汉贼不两立 、江汉朝宗 、江淮河汉 、河汉无极 、河汉江淮 、男子汉大丈夫 、痴心女子负心汉 、秦皇汉武 、绿林好汉 、胡言汉语 、花腿闲汉 、英雄好汉 、身在曹营心在汉 、邈若河汉 、铮铮铁汉 、门外汉 、饱汉不知饿汉饥 、骑牛读汉书
《汉》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汉东流 、汉东珠 、汉东蚌 、汉丹铁路 、汉主 、汉之季 、汉乐府 、汉京 、汉人煮箦 、汉仗 、汉仪 、汉佩 、汉傅 、汉僧 、汉元 、汉光武帝(前6-后57) 、汉军八旗 、汉军缺 、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汉刻 、汉剑 、汉剧 、汉区 、汉印 、汉厫 、汉史 、汉咏 、汉园集 、汉圣 、汉堡 、汉堡包 、汉堡大学 、汉大心实 、汉奸 、汉姆雷特 、汉姓 、汉姬 、汉子 、汉字 、汉字国际码 、汉字库 、汉字编码 、汉字输入设备 、汉学 、汉学家 、汉官仪 、汉官威仪 、汉宫妃 、汉宫秋 、汉家飞将 、汉帜 、汉帝台 、汉帝杏 、汉庭 、汉廒 、汉文学史纲要 、汉旅 、汉族 、汉日天种 、汉景帝(前188-前141) 、汉本房 、汉档房 、汉椒 、汉武 、汉武台 、汉武帝 、汉武托孤 、汉武泉 、汉氏 、汉民族 、汉江 、汉沂 、汉注 、汉洋江 、汉津 、汉浦 、汉渚 、汉燕 、汉爵 、汉牍 、汉珥貂 、汉甘露鼎 、汉田郎 、汉畤 、汉白玉 、汉白玉石 、汉皇 、汉皋 、汉皋佩 、汉皋珠 、汉皋解珮 、汉皐 、汉皓 、汉碑 、汉碑额 、汉祖 、汉祖风 、汉祚 、汉票签处 、汉科乌马山 、汉穆拉比法典 、汉竹 、汉简 、汉篆 、汉籍 、汉纲 、汉经厂 、汉统 、汉绪 、汉缺 、汉署之香 、汉胪 、汉腊 、汉苗 、汉萨同盟 、汉葱 、汉藏语系 、汉虏 、汉誓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 、汉语拼音字母 、汉语拼音方案 、汉貂 、汉贰 、汉贼不两立 、汉酺 、汉钟离 、汉镜 、汉阳江 、汉阳造 、汉阴 、汉阴机 、汉阴灌 、汉阴老 、汉阴老父 、汉阴诮 、汉陵 、汉隶 、汉震 、汉高祖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汉鸡 、汉麻
《汉》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东汉分 、东汉通俗演义 、京汉铁路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保圣寺罗汉塑像 、偷汉子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关汉卿 、半截汉子 、大汉族主义 、好汉不吃眼前亏 、好汉做事好汉当 、好汉惜好汉 、居延汉简 、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 、干隔涝汉子 、广汉羌 、懒汉鞋 、拔赵帜易汉帜 、拖汉精 、插汉干云 、星汉砂 、星汉神砂 、朝汉台 、李维汉(1896-1984) 、楚汉成皋之战 、楚汉相争 、楚界汉河 、武汉大学 、武汉市 、江汉平原 、江汉朝宗 、河汉女 、河汉斯言 、河汉无极 、河汉桥 、河汉江淮 、现代汉语词典 、男子汉大丈夫 、癞汉指头 、白汉稻 、白金汉宫 、瞎汉跳渠 、硬汉子 、秦汉子 、秦皇汉武 、简化汉字 、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 、粤汉铁路 、粤汉铁路借款合同 、罗汉床 、罗汉松 、罗汉椅子 、罗汉病 、罗汉菜 、罗汉豆 、罗汉钱 、西汉通俗演义 、谎汉子 、银雀山汉墓 、阿罗汉果 、饱汉不知饿汉饥 、騣汉!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马王堆汉墓 、骑牛读汉书 、龙汉劫
《汉》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丈夫汉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带头巾男子汉 、不戴头巾男子汉 、东汉 、丽汉 、二汉 、云汉 、五百罗汉 、偷汉 、傻汉 、先汉 、养汉 、军汉 、冲汉 、况汉 、凉汉 、前汉 、十八罗汉 、十六罗汉 、半汉 、华汉 、单身汉 、叠罗汉 、呆汉 、呆老汉 、周汉 、壮汉 、大汉 、天汉 、夯汉 、好汉惜好汉 、姬汉 、季汉 、宸汉 、富汉 、寡汉 、寥汉 、小番子闲汉 、层汉 、山汉 、岷汉 、峭汉 、巴汉 、庄家汉 、庄稼汉 、彪形大汉 、懒汉 、披霄决汉 、担板汉 、拔赵易汉 、挑脚汉 、插汉 、擂家汉 、散汉 、斜汉 、无赖汉 、星汉 、智短汉 、有汉 、村汉 、村蛮汉 、楚汉 、横汉 、樵汉 、檐板汉 、气冲霄汉 、气凌霄汉 、气逾霄汉 、河汉 、油汉 、流浪汉 、浪汉 、涒汉 、清汉 、渴睡汉 、游汉 、湘汉 、潢汉 、灵汉 、炎汉 、烈汉 、烟汉 、班汉 、田舍汉 、男子汉 、番汉 、痴心女子负心汉 、痴心妇人负心汉 、痴汉 、皇汉 、瞌睡汉 、瞒人汉 、硬汉 、硬铁汉 、碧汉 、神汉 、秋汉 、移厨吃饭汉 、移盘吃饭汉 、穷汉 、穹汉 、空头汉 、笨汉 、粗汉 、紫汉 、绿林好汉 、罗汉 、老山汉 、肥汉 、花腿闲汉 、英雄好汉 、莽汉 、蒙汉 、蜀汉 、蠢汉 、衡汉 、觅汉 、谎汉 、谬汉 、贼汉 、赌汉 、赤汉 、赤脚汉 、趁汉 、跎汉 、身在曹营心在汉 、车轴汉 、辰汉 、边罗汉 、达巴汉 、远汉 、连汉 、迥汉 、迭罗汉 、逼汉 、邈若河汉 、醉汉 、钝汉 、铁汉 、铮铮铁汉 、银汉 、长汉 、闲汉 、阶下汉 、阿罗汉 、隶汉 、雪罗汉 、霄汉 、青汉 、风汉 、饿汉 、鸟汉 、鹊汉 、龙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