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繁体字:溱) 拼音: zhēn,qín 注音:ㄓㄣ ㄑ一ㄣˊ 异体字:潧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溱(14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形声:从氵、秦声 可拆字为“氵 秦”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兴旺、富足、蓬勃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DWT 仓颉:EQKD 郑码:VCMF 中文电码:3308 区位码: 6858 四角号码: 35194
统一码:6eb1 笔顺编号: 4411113431234 笔顺读写:捺捺横横横横撇捺撇横竖撇捺 溱的笔顺 丶丶一一一一ノ丶ノ一丨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zhēn][《廣韻》側詵切,平臻,莊。]
(1)水名。古肄水,源出湖南省临武县西南,北流入武溪水,遂通称武水。
(2)水名。源出河南省密县东北的圣水峪,东南流会洧水,为双洎河,东流入贾鲁河。
(3)水名。源出河南省泌阳县东,流经确山县,至汝南县入汝河,今名臻头河。
(4)见“溱溱”。
(5)通“臻”。至,到。
【唐韻】【正韻】側詵切【集韻】【韻會】緇詵切,?音臻。水名。【說文】水出桂陽臨武,入匯。
又水名,在河南。春秋時屬鄭。【詩·鄭風】溱與洧方渙渙兮。
又水名,出汝南。【水經注】溱水,出浮石嶺北靑衣山。
又溱溱,衆也。【詩·小雅】室家溱溱。
又【班固·靈台詩】百穀溱溱。【註】溱溱,盛貌。
又舒也。【揚子·太?經】陽引而進,物出溱溱。
又至也,與臻同。【前漢·王褒傳】萬祥畢溱。
又通蓁。【詩·周南】其葉蓁蓁。齊詩作其葉溱溱。見【詩攷】。
又州名。【廣輿記】河南汝寧府,漢曰汝南,後周曰溱州。緇字原从?,不从巛。考證:〔【說文】水出桂陽臨武,入淮。〕 謹照原文入淮改入匯。
水。出桂陽臨武,入匯。从水秦聲。
水。出桂陽臨武,入匯。从水秦聲。側詵切
(溱)溱水。出桂陽臨武。入洭。洭各本作匯。今正。桂陽郡臨武、二志同。今湖南桂陽州臨武縣縣東五十里臨武故城是也。前志臨武下曰。秦水東南至湞陽入洭。行七百里。水經曰。溱水、出桂陽臨武縣南。繞城西北屈、東流。東至曲江縣安聶邑。東屈。西南流。過湞陽縣。出洭浦關與桂水合。東入於海。志之秦水、卽溱水也。經之出洭浦關與桂水合、桂水卽洭水。許云洭水出洭浦關爲桂水是也。班、許皆云溱入洭。酈注則云洭入溱。酈葢本山海經。經曰。肄水出臨武西南。而東南注海。入番禺西。湟水出桂陽西北山。東南注肄水。入郭浦西。酈曰肄水、葢溱水之別名也。今人謂湞水出南雄保昌縣西南。經始興縣、曲江縣、英德縣、而翁江洭水入之。此正漢志、水經、說文之溱水。乃誤謂之湞耳。溱水從東北來。洭水自西右注之。湞水自東左注之。湞水者、今之翁江也。班、許皆洭爲綱。溱入洭。洭入鬱。注海。許云湞入溱。班及水經不言湞者、水差小也。方輿紀要曰。舊志云溱水出湖廣臨武縣西南。經曲江縣。西北流。合武水。經英德縣畍。正古之溱水。水經注及元和郡縣志又謂之始興大江。从水。秦聲。側詵切。十一部。按經典鄭國溱洧字皆如此作。鄭風溱與人韵。則不當作潧也。地理志鄭水作溱。粤水作秦。又方輿紀要載舊志云。溱與尋同音。故水經注觀峽、亦名秦峽也。據此可證溱水讀如秦國。前志秦爲古字。
river in Henan
溱水 、溱洧 、溱溱
《溱》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溱洧 、溱溱
《溱》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溱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