瀵的拼音和组词

瀵(繁体字:瀵)   拼音: fèn  注音:ㄈㄣˋ

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 17画   总笔画:20画  康熙字典:瀵(21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17画   总笔画:20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氵 糞”

繁体部首: 氵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大气,独立,魅力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IOLW   仓颉:EFDC   郑码:VUEO   中文电码:3484   区位码: 6915   四角号码: 39181

统一码:7035   笔顺编号: 44143123425121122134   笔顺读写:捺捺横捺撇横竖撇捺竖折横竖横横竖竖横撇捺   瀵的笔顺 丶丶一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一丨丨一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fèn][《廣韻》方問切,去問,非。][《廣韻》匹問切,去問,敷。]
(1)水自地下深处喷涌而出。
(2)地底涌出的泉水。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方問切,音糞。水名。【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疏】尾,猶底也。言其源出于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水經注】南瀵水,出汾隂縣南。 
又神瀵,出終北國。【列子·湯問篇】終北國有山,名壷領,狀如甔甀,頂有口,名曰滋穴,有水湧出,名曰神瀵,臭過椒蘭,味同醪醴。 
又【集韻】普悶切,音噴。義同。 
又【廣韻】匹問切【集韻】芳問切,?湓去聲。水浸也。【郭璞·江賦】翹莖瀵蘂。考證:〔【列子·殷湯篇】終北國有山,名壷領。〕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说文解字

水浸也。从水糞聲。《爾雅》曰:“瀵,大出尾下。”

水浸也。从水糞聲。《爾雅》曰:“瀵,大出尾下。”方問切

(瀵)水漫也。漫各本作浸。今依集韵訂。說文水部無漫。當作曼。曼者、引也。瀵者、水之引而愈出也。曼瀵聲類相近。从水。聲。讀若粉。方問切。廣韵匹問切。十三部。爾雅曰。瀵大出尾下。釋水文。郭云。今河東汾陰縣有水口如車輪。濆沸涌出。其深無限。名之曰瀵。郃陽縣復有瀵。亦如之。相去數里。而夾河河中陼上又有一瀵。瀵源皆潛相通。按地理志上谷郡潘縣。師古普半反。全氏祖望據水經注河水過蒲阪下、引帝王世紀曰。舜都蒲阪。或言都平陽及瀵。正前志潘當作瀵。

带"瀵"字的组词

瀵沸 、瀵泉 、瀵涌 、瀵魁 、神瀵

《瀵》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瀵发 、瀵尾 、瀵沸 、瀵泉 、瀵涌 、瀵魁

《瀵》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神瀵


    此栏目暂无任何新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