牒的拼音和组词

牒(繁体字:牒)   拼音: dié  注音:ㄉ一ㄝˊ   异体字:

部首:片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牒(13画)

简体部首:片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形声:左形右声 可拆字为“片 枼”

繁体部首: 片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成功,高贵,稳重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THGS   仓颉:LLPTD   郑码:NXZF   中文电码:3655   区位码: 7526   四角号码: 24094

统一码:7252   笔顺编号: 3215122151234   笔顺读写:撇竖横折横竖竖横折横竖撇捺   牒的笔顺 ノ丨一フ一丨丨一フ一丨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dié][《廣韻》徒協切,入帖,定。]
(1)古代可供书写的简札。
(2)表册;谱籍。
(3)泛指书籍。
(4)授予官职的文书。
(5)证件;凭证。
(6)官府公文的一种。
(7)呈文。
(8)指讼辞。参见“牒訴”。
(9)发文;行文。
(10)木板。
(11)叠布。
(12)重叠;折叠。
(13)量词。犹篇。
(14)量词。犹扇。
(15)量词。犹件。
(16)姓。北齐有牃舍乐。见《北齐书·慕容俨传》。

康熙字典

【唐韻】徒叶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疊。【說文】札也。从片,枼聲。【廣韻】書板曰牒。【左傳·昭十五年】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疏】牒,札也。【戰國策】孟嘗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之,不敢以爲言。【前漢·路溫舒傳】取澤中蒲,截以爲牒。【註】小簡曰牒。
又【匡衡傳】但以無階朝廷故隨牒在遠方。【註】隨牒,謂隨選補之恆牒。 
又【玉篇】譜也。【史記·封禪書】有玉牒書。【太史公自序】取之譜牒。 
又【淮南子·本經訓】積牒旋石以備修碕。 
又【後漢·王符傳】皆服文組綵牒。【註】牒卽今疊布。 
又【揚子·方言】牀上板。衞之北郊,趙魏之閒謂之牒。 
又【增韻】官府移文謂之牒。
又【韻會】訟辭亦曰牒。 【說文】本作?。【韻會】通作諜。

说文解字

札也。从片枼聲。

札也。从片枼聲。徒叶切

(牒)札也。木部云。札、牒也。左傳曰。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司馬貞曰。牒、小木札也。按厚者爲牘。薄者爲牒。牒之言枼也。葉也。竹部䈎義略同。史記叚諜爲牒。从片。枼聲。徒叶切。八部。

英语翻译

documents, records; dispatch

牒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dié
①<名>古代写字用的小而薄的木片和竹片。《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为械。”
②<名>簿册;书籍。《雁荡山》:“然自古图~,未尝有言者。”
③<名>讼辞;状子。《书博鸡者事》:“台臣惭,追受其~,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带"牒"字的组词

五花度牒 、交牒 、仙牒 、信牒 、僧牒 、儒牒 、公牒 、关牒 、军牒 、出牒 、勑牒 、勾牒 、史牒 、名牒 、告牒 、图牒 、地土牒 、堂牒 、官牒 、宦牒 、家牒 、密牒 、平牒 、度牒 、往牒 、怪牒 、戒牒 、截蒲为牒 、投牒 、摄牒 、敕牒 、文牒 、最后通牒 、木牒 、条牒 、枝叶旁牒 、案牒 、水牒 、沿牒 、照牒 、牒举 、牒书 、牒云 、牒启 、牒呈 、牒报 、牒文 、牒桉 、牒牍 、牒牒 、牒状 、牒用 、牒目 、牒籍 、牒诉 、牒谱 、牒辟 、状牒 、狱牒 、玉牒

带"牒"字的成语

枝叶旁牒

《牒》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牒举 、牒书 、牒云 、牒启 、牒呈 、牒报 、牒文 、牒桉 、牒牍 、牒牒 、牒状 、牒用 、牒目 、牒籍 、牒诉 、牒谱 、牒辟

《牒》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蒲牒写书

《牒》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五花度牒 、交牒 、信牒 、僧牒 、儒牒 、公牒 、关牒 、军牒 、出牒 、勑牒 、勾牒 、史牒 、名牒 、告牒 、图牒 、地土牒 、堂牒 、官牒 、宦牒 、家牒 、密牒 、平牒 、度牒 、往牒 、怪牒 、戒牒 、投牒 、抱牒 、摄牒 、敕牒 、文牒 、春关牒 、最后通牒 、木牒 、条牒 、枝叶旁牒 、案牒 、水牒 、沿牒 、照牒 、牒牒 、状牒 、瑞牒 、瑶牒 、申牒 、白牒 、监牒 、祠部牒 、禁牒 、秘牒 、积牒 、移牒 、空名堂牒 、竹牒 、符牒 、简牒 、簿牒 、縢牒 、缃牒 、编牒 、腾牒 、荣牒 、蒲牒 、行牒 、解牒 、计牒 、讯牒 、记牒 、讼牒 、诉牒 、词牒 、谱牒 、赤牒 、辟牒 、追牒 、选牒 、通牒 、金牒 、録牒 、钩牒 、银牒 、阶牒 、限牒 、随牒 、雪牒 、青玉牒 、韵牒 、飞牒 、鸳牒 、鸳鸯牒 、麟牒 、黄牒


    此栏目暂无任何新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