瘂(繁体字:瘂) 拼音: yǎ 注音:一ㄚˇ 异体字:啞痖
部首:疒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瘂(13画)
简体部首:疒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疒 亞”
繁体部首: 疒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活泼,独立,内敛之意 字体结构:左上包围
五笔:UGHG 仓颉:KMLM 郑码:TBZ 中文电码:4042 区位码: 四角号码: 00112
统一码:7602 笔顺编号: 4134112155121 笔顺读写:捺横撇捺横横竖横折折横竖横 瘂的笔顺 丶一ノ丶一一丨一フフ一丨一
汉语大字典
[①][yǎ][《廣韻》烏上切,上馬,影。]同“啞2”。“痖1”的繁体字。
(1)声音低沉而不圆润。
(2)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说话。
【廣韻】烏下切【集韻】【正韻】倚下切,?音啞。【玉篇】瘖瘂也。【廣韻】同啞。【集韻】瘖也。
又【方書】人身項後入髮際五分為瘂門。
笑也。从口亞聲。《易》曰:“笑言啞啞。”
笑也。从口亞聲。《易》曰:“笑言啞啞。”於革切
(啞)也。馬融曰。啞啞、
聲。鄭云。樂也。从口。亞聲。於革切。古音在五部。按字林云。謚
聲。呼益反。此由
言啞啞字音形皆變而云然。啞俗訓爲瘖。幺下切。易曰。
言啞啞。震卦辭。
du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