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的拼音和组词

癸(繁体字:癸)   拼音: guǐ  注音:ㄍㄨㄟˇ

部首:癶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9画  康熙字典:癸(9画)

简体部首:癶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9画   造字法:象形 可拆字为“癶 天”

繁体部首: 癶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三省吾身、兢兢业业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WGDU   仓颉:NOMK   郑码:XSAG   中文电码:4097   区位码: 2579   四角号码: 12804

统一码:7678   笔顺编号: 543341134   笔顺读写:折捺撇撇捺横横撇捺   癸的笔顺 フ丶ノノ丶一一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guǐ][《廣韻》居誄切,上旨,見。]
(1)天干的第十位。《尔雅·释天》:“太歲……在癸曰昭陽。”又:“月……在癸曰極。”旧时与地支组合,用以纪年、月、日。
(2)与庚连用,为军粮的隐语。参见“癸庚”。
(3)指北方,北部。
(4)指妇女月经。参见“癸水”。
(5)姓。相传出姜姓,春秋齐癸公之后。见宋邵思《姓解》卷三、《通志·氏族四》。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居誄切【集韻】【韻會】頸誄切【正韻】古委切,?規上聲。十幹之末。【說文】冬時水土平,可揆度也。【正韻】癸者,歸也。於時爲冬,方在北,五行屬水,五運屬火。【史記·律書】癸之爲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也。【前漢·律歷志】?揆于癸。 
又歲月日名。【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月在癸曰極。【禮·月令】孟冬之月,其日壬癸。【註】日之行,東北從黑道,閉藏萬物,月爲之佐,時萬物懷任于下,揆然萌芽,
又因以爲日名焉。 
又呼庚癸,軍中隱語也。【左傳·哀十三年】吳申叔儀乞糧于公孫有山氏,對曰: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註】庚,西方主穀。癸,北方主水。【疏】軍中不得出糧與人,故作隱語爲私期也。 
又天癸,天乙所生之癸水。【黃帝素問】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方書】男之精,女之血,先天得之以成形,後天得之以有生,故曰天癸。 
又姓。【姓苑】出齊癸公,後宋癸仲知嚴州軍。 【說文】本作癸,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六書正譌】交錯二木,度地以取平也。義同準。篆从二木,象形。因聲借爲壬癸字。隸別作癸揆楑,?通。

说文解字

冬時,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凡癸之屬皆从癸。?:籒文从癶[?]从矢[?]。

冬時,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凡癸之屬皆从癸。,籒文从癶从矢。居誄切文一 重一

(癸)冬時水土平。可揆度也。揆癸曡䪨。律書曰。癸之爲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律曆志曰。陳揆於癸。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居誄切。十五部。承壬。象人足。冡大一經。凡之屬皆从。

()籒文。从。从矢。癸像人足。故从。矢聲。本古文。小篆因之不改。故先篆後籒。而艸部葵作。手部作揆。知古形聲兼取二形也。

英语翻译

10th heavenly stem

带"癸"字的组词

三癸亭 、呼庚呼癸 、呼庚癸 、唐音癸签 、夏癸 、天癸 、履癸 、庚癸 、庚癸之呼 、庚癸诺 、庚癸频呼 、桃花癸水 、甲癸 、癸庚 、癸期 、癸水 、癸穴庚涡 、辛壬癸甲 、辛癸

带"癸"字的成语

呼庚呼癸 、庚癸之呼 、庚癸频呼 、辛壬癸甲

《癸》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癸庚 、癸期 、癸水 、癸穴庚涡

《癸》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三癸亭 、唐音癸签 、唐音癸签(fdd3) 、庚癸之呼 、庚癸诺 、庚癸频呼 、桃花癸水 、辛壬癸甲

《癸》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呼庚呼癸 、呼庚癸 、夏癸 、天癸 、庚癸 、甲癸 、辛癸


    此栏目暂无任何新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