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的拼音和组词

砭(繁体字:砭)   拼音: biān  注音:ㄅ一ㄢ

部首:石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9画  康熙字典:砭(10画)

简体部首:石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9画   造字法:形声:从石、乏声 可拆字为“石 乏”

繁体部首: 石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个性,聪颖,睿智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DTPY   仓颉:MRHIO   郑码:GMW   中文电码:4269   区位码: 7730   四角号码: 12632

统一码:782d   笔顺编号: 132513454   笔顺读写:横撇竖折横撇捺折捺   砭的笔顺 一ノ丨フ一ノ丶フ丶

汉语大字典

[①][biān][《廣韻》府廉切,平鹽,幫。][《廣韻》方驗切,去豔,非。][《集韻》悲廉切,平鹽,幫。]
(1)古代治病用的石针。
(2)用石针刺穴治病。引申为刺。
(3)批评,批判。
(4)救治。
(5)方言。山坡。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正韻】?悲廉切,貶平聲。【說文】以石刺病也。【廣韻】石針。【山海經】東山高氏之山,多針石。【史記·倉公傳】年二十,是謂易貿,法不當砭灸。 
又【廣韻】方驗切,音窆。義同。

说文解字

以石刺病也。从石乏聲。

以石刺病也。从石乏聲。方〔馬彡〕切。又,方驗切

(砭)㠯石刺病也。以石刺病曰砭。因之名其石曰砭石。東山經。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郭云。可以爲砭針治癰腫者。素問異法方宜論。東方其治宜砭石。王云。砭石、謂以石爲鍼。按此篇以東方砭石、南方九鍼並論。知古金石並用也。後世乃無此石矣。从石。乏聲。方廉方驗二切。七部。

英语翻译

stone probe; pierce; counsel

砭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biān
①<动>用石针扎刺皮肉以治病。【引】刺。欧阳修《秋声赋》:“其气栗冽,~人肌骨。”
②<动>规谏;纠正。王迈《简同年刁时中俊卿》:“君盍~我失?”
③<名>古代治病用的石针。
④<动>救治。韩愈《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箴石非所~。”

带"砭"字的组词

俗耳针砭 、寒风砭骨 、攻砭 、痛下针砭 、痛砭 、砭俗 、砭剂 、砭削 、砭剥 、砭割 、砭庸针俗 、砭治 、砭灸 、砭灼 、砭焫 、砭熨 、砭石 、砭磨 、砭药 、砭针 、砭顽 、砭骨 、箴砭 、诃砭 、针砭

带"砭"字的成语

痛下针砭 、砭庸针俗

《砭》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砭俗 、砭剂 、砭削 、砭剥 、砭割 、砭庸针俗 、砭治 、砭灸 、砭灼 、砭焫 、砭熨 、砭石 、砭磨 、砭药 、砭针 、砭顽 、砭骨

《砭》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俗耳针砭 、攻砭 、痛下针砭 、痛砭 、箴砭 、规砭 、诃砭 、针砭


    此栏目暂无任何新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