秫拼音:[shú]
英文释义kaopang <汉>高粱; 秫;
sorghum 高粱; 秫;
词组搭配sorghum stalk
摘了穗的高粱杆
husked sorghum
高粱米粒
sorghum
[方]∶指高粱
秫(繁体字:秫) 拼音: shú 注音:ㄕㄨˊ 异体字:
部首:禾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秫(10画)
简体部首:禾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形声:从禾、术声 可拆字为“禾 术”
繁体部首: 禾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时尚,独立,睿智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TSYY 仓颉:HDID 郑码:MFFS 中文电码:4443 区位码: 7988 四角号码: 23994
统一码:79eb 笔顺编号: 3123412344 笔顺读写:撇横竖撇捺横竖撇捺捺 秫的笔顺 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丶
汉语大字典
[①][shú][《廣韻》食聿切,入術,船。]粱米、粟米之黏者。多用以酿酒。[②][shù][《廣韻》食聿切,入術,船。]通“鉥1”。长针。参见“秫2縫”。
【唐韻】食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食律切,?音術。穀名。【爾雅·釋草】衆,秫。【疏】衆一名秫,謂黏粟也。北人用之釀酒,其莖稈似禾而麤大者是也。【禮·月令】仲冬乃命大酋,秫稻必齊。【周禮·冬官考工記】?羽以朱湛丹秫。【註】丹秫,赤粟也。
又與鉥同。【戰國策】鯷冠秫縫。【註】秫,綦緘也。言女工之拙。卽鉥字通借。
稷之黏者。从禾;术,象形。朮:秫或省禾。
稷之黏者。从禾;术,象形。朮,秫或省禾。食聿切
(秫)稷之粘者。九穀攷曰:稷,北方謂之高粱,或謂之紅粱,其粘者黄白二種,所謂秫也。秫爲黏稷,而不黏者亦通爲秫秫。而他穀之黏者亦叚借通偁之曰秫,陶淵明使公二頃,五十畝種秫,稻之黏者也。崔豹古今注所謂秫爲黏稻是也。从禾。象形。下象其莖葉,上象其
。食聿切。十五部。鍇本作术聲。
(朮)秫或省禾。
glutinous variety of millet
元亮秫 、早秫酒 、秫櫱 、秫田 、秫秫 、秫秸 、秫稻 、秫米 、秫绌 、秫缝 、秫谷 、秫酒 、秫黍 、稻秫 、蜀秫 、酿秫 、陶令秫 、陶秫 、黍秫
《秫》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秫櫱 、秫田 、秫秫 、秫秸 、秫稻 、秫米 、秫绌 、秫缝 、秫谷 、秫酒 、秫黍
《秫》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早秫酒
《秫》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丹秫 、元亮秫 、秫秫 、稻秫 、蜀秫 、酿秫 、陶令秫 、陶秫 、黍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