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繁体字:筚) 拼音: bì 注音:ㄅ一ˋ 异体字:筚蓽
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6画 康熙字典:篳(17画)
简体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6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竹 畢”
繁体部首: 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优雅,独立,阳刚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TJAF 仓颉:HWTJ 郑码:MKEB 中文电码:4656 区位码: 四角号码: 88504
统一码:7bf3 笔顺编号: 3143142511122112 笔顺读写:撇横捺撇横捺竖折横横横竖竖横横竖 篳的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丨フ一一一丨丨一一丨
汉语大字典
[①][bì][《廣韻》卑吉切,入質,幫。]“筚1”的繁体字。
(1)篱笆。以荆条竹木编织而成,常用以遮拦屏蔽。
(2)见“篳篥”。
【廣韻】?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音畢。【說文】籓落也。【禮·儒行】篳門圭窬。【註】篳門,荆竹織門也。
又柴車。【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註】篳路,柴車。
又【集韻】必至切,音畀。義同。 【集韻】通作蓽。
藩落也。从竹畢聲。《春秋傳》曰:“篳門圭窬。”
藩落也。从竹畢聲。《春秋傳》曰:“篳門圭窬。”卑吉切
(篳)藩落也。藩落猶俗云籬落也。篳之言蔽也。从竹畢聲。卑吉切。十二部。春秋傳曰:篳門圭窬。見襄十年左傳。杜曰:篳門,柴門。廣韵曰:織荆門也。
wicker, bamboo
篳路藍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