籣(繁体字:籣) 拼音: lán 注音:ㄌㄢˊ 异体字:䪍
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 17画 总笔画:23画 康熙字典:籣(23画)
简体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17画 总笔画:23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竹 闌”
繁体部首: 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稳重,成功,独立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TUGI 仓颉:HANW 郑码:MXFL 中文电码:8948 区位码: 四角号码: 88227
统一码:7c63 笔顺编号: 31431451122511125431234 笔顺读写:撇横捺撇横捺竖折横横竖折横横横竖折捺撇横竖撇捺 籣的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丨フ丶ノ一丨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lán][《廣韻》落干切,平寒,來。]古代盛弩箭器,可背负。
【廣韻】洛干切【集韻】【韻會】郞干切,?音闌。所以盛弩矢,人所負也。【前漢·韓延壽傳】延壽爲東郡,令騎士兵車四面營陣,被甲鞮鞪居馬上,抱弩負籣。【註】籣,盛弩矢者也。其形如木桶。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張掖郡有屋籣縣。
所以盛弩矢,人所負也。从竹闌聲。
所以盛弩矢,人所負也。从竹闌聲。洛干切
(籣)所㠯盛弩矢。人所負也。信陵君列傳曰。平原君負韊矢。韊卽籣字。字林作韊。玉篇作䪍。索隱曰。如今之胡鹿而短。胡鹿、廣韵作弧簶。箭室也。按西京、吳都、魏都賦皆云蘭錡。劉逵曰。受他兵曰蘭。受弩曰錡。蘭字皆當从竹。从竹。闌聲。洛干切。十四部。
bow case
负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