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繁体字:纳) 拼音: nà 注音:ㄋㄚˋ 异体字:纳內
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10画 康熙字典:納(10画)
简体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10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糹 内”
繁体部首: 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财富,时尚,阳刚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XMWY 仓颉:VFOB 郑码:ZLOD 中文电码:4780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4927
统一码:7d0d 笔顺编号: 5544442534 笔顺读写:折折捺捺捺捺竖折撇捺 納的笔顺 フフ丶丶丶丶丨フ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nà][《廣韻》奴答切,入合,泥。]“纳1”的繁体字。
(1)入;使入。
(2)收藏;藏入。
(3)引进;接受。
(4)取;娶。
(5)结交。
(6)贡献;缴纳。
(7)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财货于官府取得监生亦称纳。
(8)穿;着。谓以脚跟着入鞋中。
(9)归还。
(10)停,留。参见“納步”。
(11)播;下。参见“納種”。
(12)见“納納”。
(13)用同“捺”。按下。
(14)用同“捺”。低,低下。参见“納頭”、“納拜”。
(15)用同“呐”。参见“納喊”。
(16)通“衲”。补缀,粗缝。
(17)通“衲”。引申为粗劣。参见“納布”。
(18)通“軜”。古代驷马车上两旁两匹马的内侧缰绳。
(19)姓。元代有纳麟。见《元史》本传。
【廣韻】奴答切【集韻】諾答切,?音衲。【說文】絲濕納納也。
又【博雅】入也。【釋名】納,弭也。弭之兩致之言也。【書·堯典】寅餞納日。【傳】餞,送也。日入言送。
又【舜典】納于百揆。
又夙夜出納,朕命惟允。
又【禹貢】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
又【儀禮·旣夕禮】屨外納。【註】納,收餘也。
又【禮·曲禮】納女于天子。【註】納女,猶致女也。
又【禮·雜記】納幣一束。【註】納,徵也。
又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與內同。【周禮·春官·鐘師】納夏。【註】故書納爲內。
又【玉篇】或作衲、靹。【篇海】補綴也。
又與軜同。【荀子·正論篇】三公奉軛持納。
絲溼納納也。从糸内聲。
絲溼納納也。从糸内聲。奴荅切
(納)絲溼納納也。納納,溼意。劉向九歎:衣納納而掩露。王逸注:納納,濡溼貌。漢酷吏傳:阿邑人主。蘇林曰:邑音人相悒納之悒。按悒納當作浥納,媕阿之狀,於濡溼義近也。古多叚納爲內字。內者,入也。从糸內聲。奴荅切。古音亦在十五部。
admit, take, receive, accept
容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