緱(繁体字:缑) 拼音: gōu 异体字:缑
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緱(15画)
简体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糹 侯”
繁体部首: 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财富,高贵,聪颖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XWND 仓颉:VFONK 郑码:ZNXM 中文电码:8970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7984
统一码:7df1 笔顺编号: 554444325131134 笔顺读写:折折捺捺捺捺撇竖折横撇横横撇捺 緱的笔顺 フフ丶丶丶丶ノ丨フ一ノ一一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gōu][《廣韻》古侯切,平侯,見。]“缑1”的繁体字。
(1)刀剑柄。
(2)借指刀剑。
(3)山名。参见“緱山”、“緱嶺”。
(4)姓。周卿士食采于缑,因以为氏。见《通志·氏族三》。
【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說文】刀劒緱也。【史記·孟嘗君傳】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劒耳。
又蒯緱。【註】蒯草名緱,謂把劒之物。言其劒無物可?,但以蒯繩纏之,故云蒯緱。
又【集韻】墟侯切,音摳。緱氏,地名。【戰國策】塞轘轅緱氏之口。【註】緱氏,以山爲名。【前漢·武帝紀】將幸緱氏。【註】河南縣也。
又姓。【孝子傳】陳留緱氏女。考證:〔【戰國策】轅緱氏之口。〕 謹照原文轅上增塞轘二字。
刀劒緱也。从糸矦聲。
刀劒緱也。从糸矦聲。古矦切
()刀劒
也。廣韵曰。刀劒頭纏絲爲緱也。按謂人所把處如人之喉然。从糸。矦聲。古侯切。四部。
cord binding on hilt of 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