纓的拼音和组词

纓(繁体字:缨)   拼音: yīng  注音:一ㄥ   异体字:嬰缨

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 17画   总笔画:23画  康熙字典:纓(23画)

简体部首:糹部   部外笔画:17画   总笔画:23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糹 嬰”

繁体部首: 糹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独立,高贵,时尚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XMMV   仓颉:VFBCV   郑码:ZLLZ   中文电码:4964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6944

统一码:7e93   笔顺编号: 55444425111342511134531   笔顺读写:折折捺捺捺捺竖折横横横撇捺竖折横横横撇捺折撇横   纓的笔顺 フフ丶丶丶丶丨フ一一一ノ丶丨フ一一一ノ丶フノ一

汉语大字典

[①][yīng][《廣韻》於盈切,平清,影。]“缨1”的繁体字。
(1)系冠的带子。以二组系于冠,结在颔下。
(2)彩带,古时女子许嫁时所佩。
(3)用以系香囊。
(4)用丝或毛等制成的穗状饰物。
(5)鸟颈上的毛。
(6)套马的革带。驾车用。
(7)引申指绳索。
(8)通“嬰”。缠绕。
(9)通“嬰”。遭受。参见“纓繳”。

康熙字典

【廣韻】於盈切【集韻】渠成切,?音嬰。【正韻】於京切,音英。【說文】冠系也。【釋名】纓,頸也,自上而繫於頸也。【禮·曲禮】女子許嫁纓。
又【玉藻】?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 
又【儀禮·旣夕】薦馬纓三就。【註】今馬鞅。【周禮·春官·巾車】鍚樊纓。【註】纓,當胷,削革爲之也。
又【左傳·桓二年】鞶厲游纓。【註】纓在馬膺首如索帬。 
又【集韻】於正切,音郢。義同。考證:〔【周禮·春官·巾車】錫樊纓。〕 謹照原文錫改鍚。

说文解字

冠系也。从糸嬰聲。

冠系也。从糸嬰聲。於盈切

(纓)冠系也。冠系、可以系冠者也。系者、係也。以二組系於冠卷結頣下是謂纓。與紘之自下而上系於筓者不同。冠用纓。冕弁用紘。纓以固武。卽以固冠。故曰冠系。玉藻之記曰。玄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緇布冠繢緌。諸侯之冠也。玄冠丹組纓。諸侯之齊冠也。玄冠綦組纓。士之齊冠也。許此冠字專謂冠、不該冕弁。从糸。嬰聲。於盈切。十一部。

英语翻译

a chin strap, tassel; to annoy, bother

带"纓"字的组词

长纓


    此栏目暂无任何新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