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繁体字:肤) 拼音: fū 注音:ㄈㄨ 异体字:臚胕肤
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15画 康熙字典:膚(17画)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5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虍 胃”
繁体部首: 月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安康,安康,聪颖之意 字体结构:左上包围
五笔:HALE 仓颉:YPWB 郑码:IHKQ 中文电码:5227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1227
统一码:819a 笔顺编号: 215315251212511 笔顺读写:竖横折撇横折竖折横竖横竖折横横 膚的笔顺 丨一フノ一フ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一
汉语大字典
[①][fū][《廣韻》甫無切,平虞,非。]“肤1”的繁体字。亦作“肤1”。“扶2”的被通假字。
(1)人或动物体表的一层组织,即皮肤。有时亦包括肌肉。
(2)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3)树木、果实的表皮或表皮下的组织。
(4)指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如草皮、纸张等。
(5)外表。
(6)浅薄。
(7)美。
(8)大。参见“膚公”。
(9)通“扶”。古长度单位。四指宽为一肤。
【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方無切,?音跗。【說文】籀文作臚。【玉篇】皮也。【廣韻】皮膚。【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詩·衞風】膚如凝脂。【易·噬嗑】六二噬膚。【註】膚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爲膚。【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腊。【註】膚,豕肉也。
又切肉爲膚。【禮·內則】脯羹,兔醢,麋膚。【註】膚,切肉也。
又【博雅】美也。【詩·豳風】公孫碩膚。【傳】膚,美也。
又【博雅】傳也。【
又】離也。【
又】剝也。
又大也。【詩·小雅】以奏膚公。【傳】膚,大也。
又【韻會】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又【正韻】四指爲膚。【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註】側手爲膚。
又膚受。【論語】膚受之愬。【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又地名。【前漢·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註】膚施,上郡之縣也。
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陽膚。
又【集韻】凌如切,音臚。義同。
又【韻補】叶音浮。【易林】范子妙材,戮辱傷膚。後相秦國,封爲應侯。
皮也。从肉盧聲。膚:籒文臚。
皮也。从肉盧聲。膚,籒文臚。力居切
(臚)皮也。今字皮膚從籒文作膚,膚行而臚廢矣。晉語:聽臚言於市。史、漢臚句傳。蘇林曰:上傳語吿下爲臚。此皆讀爲敷奏以言之敷也。史記:臚於郊祀。漢書:大夫臚岱。韋昭辨釋名:鴻,大也。臚,陳序也。謂大以禮陳序賔客。此皆讀爲廷實旅百之旅也。劉熙釋名:鴻臚,腹前肥者曰臚。以京師爲心體。王矦外國爲腹腴。以養之也,此讀爲夏右腴之腴。皆假借也,其本義則皮膚也。从肉。盧聲。甫無切。五部。
(膚)籒文臚。經籍通用此字。禮運曰:膚革充盈。引伸爲狼跋文王之膚美,爲六月之膚大,爲論語之膚受。
skin; superficial, shallow
膚@ 、膚@头 、膚@气 、膚@病 、膚舎
《膚》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膚@ 、膚@头 、膚@气 、膚@病 、膚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