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繁体字:衙) 拼音: yá 注音:一ㄚˊ
部首:行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衙(13画)
简体部首:行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形声:从行、吾声 可拆字为“行 吾”
繁体部首: 行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土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安康,成功,安康之意 字体结构:左中右
五笔:TGKH 仓颉:HOMRN 郑码:OIXJ 中文电码:5895 区位码: 4935 四角号码: 21221
统一码:8859 笔顺编号: 3321251251112 笔顺读写:撇撇竖横竖折横竖折横横横竖 衙的笔顺 ノノ丨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
汉语大字典
[①][yá][《廣韻》五加切,平麻,疑。]
(1)旧时官署之称。
(2)泛指大宅子。
(3)衙参。
(4)谓排列成行之物。亦谓排列成行。
(5)唐代谓天子所居之处。
(6)竹名。“由衙”的省称。
(7)象声词。参见“衙衙”。
(8)古地名。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四十里。
(9)姓。汉有长平令衙谨卿。见《通志·氏族三》。[②][yú][《廣韻》語居切,平魚,疑。][《廣韻》魚巨切,上語,疑。]行貌。参见“衙2衙”。[③][yù][《集韻》牛據切,去御,疑。]通“禦1”。
(1)强暴。
(2)遏止;阻拦。
【唐韻】五加切【集韻】【韻會】牛加切,?音牙。【廣韻】衙府。【類篇】古者軍行有衙,尊者所在,後人因以所治爲衙。
又【玉篇】衙。參也。【篇海】早晚衙集也。
又【唐書·儀衞志】唐制,天子居曰衙。
又地名。【史記·秦本紀註】《地理志》,馮翊有衙縣。
又姓。【通志·氏族略】衙氏,嬴姓,秦穆公子食采于衙,因氏焉。漢有長平令衙卿。【晉書·惠帝紀】河閒王顒遣將衙博擊李特于蜀。
又【廣韻】語居切,音魚。衙衙,行貌。【宋玉·九辨】導飛廉之衙衙。
又【玉篇】疎遠貌。
又【韻補】牛何切,叶音俄。【韓愈詩】頷頭可其奏,送以紫玉珂。詆欺劉天子,正晝溺殿衙。終篇並用歌韻。
又【集韻】偶舉切,音語。義同。
又牛據切,音御。同禦,止也。
又【正字通】入禡韻,音迓。與迓同。
行皃。从行吾聲。
行皃。从行吾聲。魚舉切。又,音牙
(衙)衙衙、依廣韵九魚補二字。行皃。九辯。導飛廉之衙衙。王注。風伯次且而埽塵也。按衙衙是行列之意。後人因以所治爲衙。从行。吾聲。魚舉切。又音牙。五部。
public office; official residence
三衙 、三衙家 、上司衙门 、上衙 、上衙门 、乔作衙 、乔做衙 、乔坐衙 、乔衙 、仓场衙门 、值年旗衙门 、公班衙 、公衙 、内衙 、北衙 、匠衙 、午衙 、南北衙 、南衙 、古押衙 、四衙门 、坐衙 、官衙 、宰夫衙 、小衙内 、屯衙 、府衙 、强衙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理衙门 、报衙 、押衙 、排衙 、放衙 、散衙 、斋钟衙鼓 、新衙门 、早衙 、晨衙 、朝衙 、柳衙 、槐衙 、正衙 、海军衙门 、清水衙门 、由衙 、百工衙 、私衙 、科道两衙门 、笔特黑衙门 、织造衙门 、蜂衙 、行衙 、衙会 、衙兵 、衙内 、衙内钻 、衙前 、衙前乐 、衙参
清水衙门 、衙官屈宋
《衙》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衙会 、衙兵 、衙内 、衙内钻 、衙前 、衙前乐 、衙参 、衙吏 、衙喏 、衙堂 、衙头 、衙子 、衙官 、衙官屈宋 、衙将 、衙府 、衙庭 、衙强 、衙役 、衙戟 、衙推 、衙斋 、衙日 、衙校 、衙楼 、衙署 、衙职 、衙蠧 、衙衏 、衙衙 、衙退 、衙门 、衙门从古向南开 、衙队 、衙集 、衙香 、衙鼓
《衙》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三衙家 、上司衙门 、四衙门 、小衙内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理衙门 、斋钟衙鼓 、新衙门 、海军衙门 、清水衙门 、科道两衙门 、笔特黑衙门 、织造衙门 、里正衙前
《衙》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三衙 、乔作衙 、乔做衙 、乔坐衙 、乔衙 、公班衙 、公衙 、内衙 、北衙 、匠衙 、午衙 、南北衙 、南衙 、古押衙 、坐衙 、官衙 、宰夫衙 、屯衙 、府衙 、强衙 、报衙 、押衙 、排衙 、放衙 、散衙 、早衙 、晨衙 、晩衙 、朝衙 、柳衙 、槐衙 、正衙 、由衙 、百工衙 、私衙 、蜂衙 、行衙 、衙衙 、贵衙 、趁衙 、趋衙 、退衙 、随衙 、高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