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繁体字:衲) 拼音: nà 注音:ㄋㄚˋ
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9画 康熙字典:衲(10画)
简体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9画 造字法:形声:从衤、内声 可拆字为“衤 内”
繁体部首: 衤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文静,时尚,成功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PUMW 仓颉:LOB 郑码:WTLO 中文电码:5906 区位码: 8136 四角号码: 34227
统一码:8872 笔顺编号: 452342534 笔顺读写:捺折竖撇捺竖折撇捺 衲的笔顺 丶フ丨ノ丶丨フ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nà][《廣韻》奴答切,入合,泥。]
(1)补;缝缀。
(2)引申为拼凑而成。
(3)僧衣。因其常用许多碎布拼缀而成,故称。
(4)泛指补缀过的衣服。
(5)僧徒的自称或代称。
(6)通“納”。参见“衲衲”。
【唐韻】奴荅切【集韻】諾荅切,?音納。【廣韻】補衲,紩也。
又僧衣曰衲。【蘇軾詩】欲敎乞食歌姬院,故與雲山舊衲衣。
又百衲,琴名。
又【集韻】儒稅切,音汭。義同。 【玉篇】或作納。
mend, sew, patch; line; quilt
nà
<名>和尚的衣服。和尚穿的衣服多用碎布拼纳而成,由此得名。僧衣也叫衲衣。【又】和尚的代称或自称。戴叔伦《题横山寺》:“老~供茶碗,夕阳送客舟。”
一衲 、云衲 、僧衲 、千补百衲 、千衲 、寒衲 、山水衲 、山衲 、披衲 、拘挛补衲 、挂衲 、梵衲 、槁衲 、毳衲 、游衲 、百衲 、百衲本 、百衲琴 、百衲碑 、百衲衣 、破衲疏羹 、磨衲 、祖衲 、禅衲 、红衲袄 、练衲 、缁衲 、老衲 、补衲 、衲僧 、衲叶 、衲头 、衲子 、衲客 、衲师 、衲帛 、衲徒 、衲线 、衲衣 、衲衫 、衲衲 、衲袄 、衲袍 、衲被 、衲裙 、衲锦 、贫衲 、野衲 、青衲 、青衲袄
千补百衲 、拘挛补衲 、破衲疏羹
《衲》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衲僧 、衲叶 、衲头 、衲子 、衲客 、衲师 、衲帛 、衲徒 、衲线 、衲衣 、衲衫 、衲衲 、衲袄 、衲袍 、衲被 、衲裙 、衲锦
《衲》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百衲本 、百衲琴 、百衲碑 、百衲衣 、破衲疏羹 、红衲袄 、青衲袄
《衲》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一衲 、云衲 、僧衲 、千补百衲 、千衲 、寒衲 、山水衲 、山衲 、披衲 、拘挛补衲 、挂衲 、梵衲 、楮衲 、槁衲 、毳衲 、游衲 、百衲 、磨衲 、祖衲 、禅衲 、稻田衲 、练衲 、缁衲 、老衲 、补衲 、衲衲 、观音衲 、败衲 、贫衲 、野衲 、青衲 、高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