豸的拼音和组词

豸(繁体字:豸)   拼音: zhì  注音:ㄓˋ   异体字:

部首:豸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豸(7画)

简体部首:豸部   部外笔画:0画   总笔画:7画   造字法:象形 可拆字为“丿(豸) 丿”

繁体部首: 豸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聪颖,优雅,多才之意   字体结构:单一

五笔:EER   仓颉:BSHH   郑码:PQA   中文电码:6282   区位码: 8584   四角号码: 20222

统一码:8c78   笔顺编号: 3443533   笔顺读写:撇捺捺撇折撇撇   豸的笔顺 ノ丶丶ノフノノ

汉语大字典

[①][zhì][《廣韻》池爾切,上紙,澄。][《廣韻》宅買切,上蟹,澄。]“鳩2”的被通假字。亦作“1”。
(1)本指无足之虫。后亦泛指虫类。
(2)兽脊隆起伸长貌。参见“豸豸”。
(3)比喻姿态妖媚的女子。
(4)见“貏豸”。
(5)獬豸冠。獬豸,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一角,能辨曲直,因此古时法官戴的帽子称獬豸冠。
(6)通“止”。制止,解救。

康熙字典

【唐韻】池爾切【集韻】【韻會】丈尒切,?音坁。【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集韻】亦作?。 
又【說文】獸長?,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殺形。【註】徐鍇曰:豸豸,背隆長貌。 
又解也。【左傳·宣十七年】使卻子逞其志,庶有豸乎。【註】豸,解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陂池貏豸。【文選·李善註】貏豸,漸平貌。 
又嫋娜也。【張衡·西京賦】增嬋娟以跐豸。【註】跐豸,姿狀嫋娜也。 
又【正韻】丈几切,音跱。義同。 
又【廣韻】宅買切【集韻】【韻會】丈蟹切,?音?。與廌通。【史記·司馬相如傳】弄解豸。【後漢·輿服志】法冠,或謂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別曲直,故以爲冠。【佩觿集】蟲豸之豸爲獬廌。 【廣韻】同?。

说文解字

獸長?,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殺形。凡豸之屬皆从豸。(司殺讀若伺候之伺。)

獸長,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殺形。凡豸之屬皆从豸。池爾切。司殺讀若伺候之伺

(豸)獸長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殺形。緫言其義其形。故不更言象形也。或曰此下當有象形二字。司今之伺字。許書無伺。凡獸欲有所伺殺、則行步詳宷。其脊若加長。豸豸然、長皃。文象其形也。周禮射人。以貍步張三侯。注云。貍、善搏者也。行則止而儗度焉。其發必。是以量矦道法之也。許言獸者、謂凡殺物之獸也。釋蟲曰。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按凡無足之蟲體多長。如蛇蚓之類。正長脊義之引伸也。上林賦曰。陂池貏豸。卽子虛賦之罷池陂陀。西京賦曰。增嬋娟以此豸。按貏豸謂迆邐之長。此豸謂婀娜之長。亦皆長義之引伸。古多叚豸爲解廌之廌。以二字古同音也。廌與解古音同部。是以廌訓解。方言曰。廌、解也。左傳。庶有豸乎。釋文作廌。引方言廌、解也。正義作豸。引方言豸、解也。今本釋文廌譌爲鳩。今本方言廌譌爲瘛。音胡計切。葢古書之難讀如此。池爾切。十六部。凡豸之屬皆从豸。

英语翻译

KangXi radical 153; legless insects; a legendary beast

豸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zhì
①<名>没有脚的虫子。《尔雅•释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
②<动>解决。《左传•宣公十七年》:“余将老,使郤子逞其志,庶有~乎。”

带"豸"字的组词

仙豸 、冠豸 、有豸 、此豸 、灵豸 、獬豸 、獬豸冠 、虫豸 、蝉冠豸绣 、解豸 、豸佩 、豸冠 、豸班 、豸种 、豸簪 、豸绣 、豸衣 、豸补 、豸袍 、豸角 、豸角冠 、豸豸 、豸黼 、貏豸 、跐豸 、铁豸 、鲈豸 、黑豸

《豸》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豸佩 、豸冠 、豸班 、豸种 、豸簪 、豸绣 、豸衣 、豸补 、豸袍 、豸角 、豸角冠 、豸豸 、豸黼

《豸》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獬豸冠 、蝉冠豸绣

《豸》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冠豸 、婵娟此豸 、有豸 、此豸 、灵豸 、虫豸 、解豸 、触豸 、豸豸 、貏豸 、跐豸 、铁豸 、鲈豸 、黑豸


    此栏目暂无任何新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