赪(繁体字:赬) 拼音: chēng 注音:ㄔㄥ
部首:赤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13画 康熙字典:赪(16画)
简体部首:赤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3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赤 贞”
繁体部首: 赤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儒雅,财富,魅力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FOHM 仓颉:GCYBO 郑码:BNIL 中文电码:6380 区位码: 四角号码: 41282
统一码:8d6a 笔顺编号: 1213234212534 笔顺读写:横竖横撇竖撇捺竖横竖折撇捺 赪的笔顺 一丨一ノ丨ノ丶丨一丨フノ丶
汉语大字典
[①][chēng][《廣韻》丑貞切,平清,徹。]亦作“1”。“竀1”的被通假字。“赪1”的繁体字。亦作“頳1”。
(1)红。
(2)指颜色变红。
(3)指燃烧。
【唐韻】丑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正韻】丑成切,音檉。【說文】䞓或从貞作赬。【爾雅·釋器】再染謂之赬。【註】赬,染赤。【詩·周南】魴魚赬尾。【傳】赬,赤也。魚勞則尾赤。【釋文】赬,說文作䞓。
又【集韻】通作竀。【左傳·哀十六年】如魚竀尾。【註】竀,赤色。俗作頳。
赤色也。从赤坙聲。《詩》曰:“魴魚䞓尾。”赬:䞓或从貞。?:或从丁[?]。
赤色也。从赤巠聲。《詩》曰:“魴魚䞓尾。” 赬,䞓或从貞。,或从丁。敕貞切
(䞓)赤色也。周南傳曰:赬,赤也。爾雅釋器: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郭曰:縓,今之紅也。赬,染赤也。纁,絳也。按糸部云:縓,赤黄色也。絳,大赤也。糸部引爾雅正作䞓。周禮注引爾雅,又哀十七年左傳作竀,叚借字也。士喪禮經作䞓。从赤。巠聲。勅貞切。十一部。詩曰:魴魚䞓尾。周南汝墳文。今詩作赬。
(赬)䞓或从貞。貞聲。
()或从丁。丁聲。
deep red
chēng
红色。谢眺《望三湖》诗:“积水照~霞,高台望归翼。”【又】颜色变红。陆游《养疾》诗:“菊颖寒犹小,枫林晓渐~。”
【赪尾】1.赤色的鱼尾。2.比喻忧劳。
赪尾 、赪桐 、赪素 、赪面 、赪颜 、鲂鱼赪尾
鲂鱼赪尾
《赪》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赪卵 、赪壤 、赪尾 、赪怒 、赪文 、赪杀 、赪柯 、赪桐 、赪然 、赪玉盘 、赪盘 、赪素 、赪肤 、赪肩 、赪茎 、赪蕊 、赪虬卵 、赪虬珠 、赪蟞 、赪霞 、赪面 、赪頩 、赪颊 、赪颜 、赪鲤 、赪鳞
《赪》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面赪颈赤 、鱼赪尾 、鲂鱼赪尾
《赪》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浃赪 、玄赪 、鲂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