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的拼音和组词

邹(繁体字:鄒)   拼音: zōu  注音:ㄗㄡ

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邹(12画)

简体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7画   造字法:形声:从阝、刍声 可拆字为“刍 阝”

繁体部首: 阝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会说话、善于辩论、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QVBH   仓颉:NSNL   郑码:RXY   中文电码:6760   区位码: 5562   四角号码: 27127

统一码:90b9   笔顺编号: 3551152   笔顺读写:撇折折横横折竖   邹的笔顺 ノフフ一一フ丨

汉语大字典

[①][zōu][《廣韻》側鳩切,平尤,莊。]“邹1”的繁体字。
(1)春秋邾国。曹姓,子爵。武王时始受封。战国时鲁穆公改为邹。唐为邹县,历代因之。故地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
(2)狭小;有村气不冠冕者。
(3)指货物质量低劣。
(4)通“騶”。参见“鄒虞”。
(5)见“鄒搜”。
(6)姓。汉有邹阳。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②][jù]“邹2”的繁体字。颜浊邹,人名。

康熙字典

【龍龕】俗鄒字。(鄒)【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韻會】甾尤切,?音騶。【說文】魯縣,古邾婁國,帝顓頊之後所封。【徐曰】《孟子題辭》邾國至孟子時,魯穆公攺曰鄒。 
又通作騶。【史記·孟軻傳】孟子,騶人也。 
又姓。【廣韻】漢有鄒陽。 
又【字彙補】從娶切,音聚。【史記·孔子世家】如顏濁鄒之徒。【正義】鄒,音聚。俗省作邹。互詳前郰字註。

说文解字

魯縣,古邾國,帝顓頊之後所封。从邑芻聲。

魯縣,古邾國,帝顓頊之後所封。从邑芻聲。側鳩切

魯縣。古邾婁國。帝顓頊之後所封。魯國騶、二志同。二志作騶、許作鄒者。葢許本作魯騶縣。如今汝南新息、今南陽穰縣之比。淺者乃刪去騶字耳。周時或云鄒、或云邾婁者。語言緩急之殊也。周時作鄒、漢時作騶者。古今字之異也。邾婁各本無婁。今依韵會所據正。左、榖作邾。公羊、檀弓作邾婁。婁如字。邾又夷也。邾婁之合聲爲鄒。夷語也。國語、孟子作鄒。三者鄒爲正。邾則省文。故邾篆下不言春秋邾國。此必依公羊作邾婁國也。漢時縣名作騶。如韓勑碑陰騶韋仲卿足證。鄭語曰。曹姓鄒莒。韋云。陸終第五子曰安。爲曹姓。封於鄒。杜諩云。邾、曹姓。顓頊之後。有六終。產六子。其弟五子曰安。邾卽安之後也。周武王封其苗裔俠爲附庸。居邾。前志曰。騶故邾國。曹姓。二十九世爲楚所滅。按左傳顓項氏有子曰黎爲祝融。祝融之後八姓。妘、曹其二也。然則上文鄶祝融之後妘姓所封。此云帝顓頊之後。互文錯見也。今山東兖州府鄒縣縣東南二十六里有古邾城。○趙氏岐曰。鄒本春秋邾子之國。至孟子時改曰鄒。此未知其始本名鄒也。从邑。芻聲。側鳩切。三部。

英语翻译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surname

带"邹"字的组词

乐邹 、枚邹 、梁邹 、邹书 、邹城市 、邹夹 、邹子 、邹子律 、邹孟 、邹家 、邹容 、邹屠 、邹律 、邹忌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搜 、邹枚 、邹查 、邹氏律 、邹生 、邹缨齐紫 、邹衍 、邹衍谈天 、邹谈 、邹谭 、邹韬奋 、邹马 、邹鲁 、邹鲁遗风

带"邹"字的成语

邹缨齐紫 、邹衍谈天 、邹鲁遗风

《邹》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邹书 、邹城市 、邹夹 、邹子 、邹子律 、邹孟 、邹家 、邹容 、邹容(1885-1905) 、邹屠 、邹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搜 、邹枚 、邹查 、邹氏律 、邹生 、邹缨齐紫 、邹虞 、邹衍谈天 、邹谈 、邹谭 、邹辩 、邹韬奋 、邹韬奋(1895-1944) 、邹马 、邹鲁 、邹鲁遗风

《邹》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乐邹 、枚邹 、梁邹


    此栏目暂无任何新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