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繁体字:靜) 拼音: jìng 注音:ㄐ一ㄥˋ 异体字:㣏
部首:青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6画 康熙字典:靜(16画)
简体部首:青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6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青 争”
繁体部首: 青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个性,博学多才,阳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GEEH 仓颉:QBBSD 郑码:CIPX 中文电码:7234 区位码: 四角号码: 52257
统一码:975c 笔顺编号: 1121251134435112 笔顺读写:横横竖横竖折横横撇捺捺撇折横横竖 靜的笔顺 一一丨一丨フ一一ノ丶丶ノフ一一丨
汉语大字典
[①][jìng][《廣韻》疾郢切,上静,從。]“靜1”的新字形。
(1)静止;不动。
(2)寂静,无声。
(3)默不作声。
(4)安静;平静。
(5)谓使安定。
(6)沉着,冷静。
(7)沉静稳重。
(8)清洁,干净。
(9)清洗,清除。
(10)净尽,没有馀剩。
(11)精神贯注专一。道家一种修养之术。
(12)倦怠。
(13)即坛静。道家修炼处所。参见“静房”、“静櫺”。
(14)善美。
(15)引申为巧饰,巧伪。
(16)图谋。
(17)精明。参见“静悍”。
(18)通“情”。诚实。
(19)通“情”。内心,内情。
(20)通“争”。
〔古文〕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郢切,音穽。【說文】審也。从靑,爭聲。【註】徐鍇曰:丹靑明審也。
又【增韻】動之對也。【易·坤卦】至靜而德方。
又【書·堯典】靜言庸違。【傳】靜,謀也。
又【詩·邶風】靜言思之。【傳】靜,安也。
又【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又【詩·邶風】靜女其姝。【傳】靜,貞靜也。
又【廣韻】息也。【禮·月令】百官靜事毋?。
又【韻會】澄也。
又【廣韻】和也。
又【韻會】通作靖。亦通作靚。亦通作竫。
又【韻會】【正韻】?疾正切,音淨。義同。【前漢·揚雄傳】京師爲之語曰:維寂寞自投閣,爰淸靜作符命。
又【詩·大雅】籩豆靜嘉。【箋】潔淸而美。【釋文】淸,如字,
又才性反。淸靜皆可讀去聲。◎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靜字皆無去聲。韻會始收入敬韻,正韻因之。考大雅、釋文,及揚雄傳京師語,靜字本可讀去聲,但韻會引解嘲爰淸爰靜句,云,顏註合韻,音才性切,則謬甚。解嘲云,爰淸爰靜,游神之庭。卽音才性切,如何與庭叶,是必因爰淸靜句而誤記也。正韻仍其失,今特辨之。
又叶千廷切,音淸。【六韜】秋道斂,萬物盈。冬道藏,萬物靜。
審也。从青爭聲。
審也。从青爭聲。疾郢切〖注〗徐鍇曰:“丹青,明審也。”文二 重一
徐鍇曰:“丹青,明審也。”
(靜)宷也。上林賦靚糚。張揖注曰。謂粉白黛黑也。按靚者、靜字之假借。采色詳宷得其宐謂之靜。考工記言畫繢之事是也。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則雖絢爛之極。而無淟涊不鮮。是曰靜。人心宷度得宐。一言一事必求理義之必然。則雖緐勞之極而無紛亂。亦曰靜。引伸假借之義也。安靜本字當从立部之竫。从靑。爭聲。疾郢切。十一部。
quiet, still, motionless; gentle
夜深人靜 、娴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