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繁体字:韬) 拼音: tāo 异体字:弢縚轁鞱韬
部首:韋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19画 康熙字典:韜(19画)
简体部首:韋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19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韋 舀”
繁体部首: 韋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贤淑,个性,多才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NHKV 仓颉:DQBHX 郑码:XJPN 中文电码:7290 区位码: 四角号码: 42577
统一码:97dc 笔顺编号: 5212511523443321511 笔顺读写:折竖横竖折横横折竖撇捺捺撇撇竖横折横横 韜的笔顺 フ丨一丨フ一一フ丨ノ丶丶ノノ丨一フ一一
汉语大字典
[①][tāo][《廣韻》土刀切,平豪,透。]“綢2”的被通假字。亦作“轁1”。“韬1”的繁体字。亦作“鞱1”。
(1)弓袋。
(2)纳弓于弓袋。参见“韜弓”。亦指藏刀于刀鞘中。
(3)掩藏;敛藏。
(4)包容;蕴含。
(5)包扎;敛束。
(6)牧畜。
(7)古兵书有《太公六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相传为周文王师姜望所撰。后因以借指用兵的谋略。
(8)《广雅·释诂三》:“韜,寬也。”引申为宽馀,优长。
(9)通“翿”。古代行射礼时用以指挥进退的旗。[②][tào][《集韻》叨号切,去号,透。]“韬2”的繁体字。古代护臂的皮套。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叨。【說文】弓衣也。从韋舀聲。【玉篇】劒衣也。【廣韻】藏也。【詩·小雅·彤弓傳】櫜韜也。
又【周頌·時邁疏】櫜者,弓衣。一名韜弓,故納弓於衣謂之韜弓。
又【玉篇】義也。
又【玉篇】韜杠也。【儀禮·鄕射禮】杠長三仞,以鴻脰韜上二尋。【註】以帛巾冒杠上加雁頸也。
又【玉篇】寬也。
又【韻會】與弢同。【前漢·藝文志】《六弢》。【註】師古曰:卽今之《六韜》也。弢與韜同。
又【集韻】叨号切,音套。臂衣也。 【集韻】或作鞱。
劒衣也。从韋舀聲。
劒衣也。从韋舀聲。土刀切
(韜)劒衣也。少儀曰:劎則啟櫝葢襲之,加夫襓與劎焉。注曰:夫襓,劎衣也。夫或爲烦,皆發聲。按許書無襓字,襓與韜音相近,襓卽韜也。曹憲廣雅:衭襓䘤,劎衣也。䘤音陳律反。按熊氏安生義疏引廣雅:夫襓木劎衣也。木葢本作术,熊認爲艸木字。夫术,曹本乃作衭䘤,知今本廣雅多增益偏旁而不古矣。引伸爲凡包藏之偁。从韋。以韋爲之也。熊云木劎衣,非是。櫝旣木爲之矣。舀聲。土刀切。古音在三部。
sheath, scabbard, bow case
韜匏 、韜盾
《韜》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韜匏 、韜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