顰(繁体字:颦) 拼音: pín 异体字:嚬矉頻颦
部首:頁部 部外笔画: 15画 总笔画:24画 康熙字典:顰(24画)
简体部首:頁部 部外笔画:15画 总笔画:24画 造字法: 可拆字为“頻 卑”
繁体部首: 頁部 汉字是否常用:否 吉凶寓意:中 姓名学:优雅,魅力,聪颖之意 字体结构:上下
五笔:HIDF 仓颉:YCHWJ 郑码:IINE 中文电码:7360 区位码: 四角号码: 21406
统一码:9870 笔顺编号: 212123313251113432511312 笔顺读写:竖横竖横竖撇撇横撇竖折横横横撇捺撇竖折横横撇横竖 顰的笔顺 丨一丨一丨ノノ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ノ丨フ一一ノ一丨
汉语大字典
[①][pín][《廣韻》符真切,平真,並。]“儐3”的被通假字。“颦1”的繁体字。
(1)皱眉。
(2)忧愁。
【玉篇】【正韻】?毗賓切,音貧。【玉篇】顰蹙,憂愁不樂之狀也。【易·復卦】作頻。【註】謂頻蹙之貌。
又通作矉。【莊子·天運篇】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李白詩】蛾眉不可學,况乃效其矉。 亦作嚬。考證:〔【玉篇】顰蹙,憂愁不樂之狀也。【易·復卦】作頻。【註】謂頻蹙之貌。〕 謹按此謂顰字易作頻,非謂顰字易作復也。今改易復卦作頻。省下復字。
涉水顰蹙。从頻卑聲。
涉水顰蹙。从頻卑聲。符眞切文二
(顰)涉水戚也。戚古音同蹴,迫也。各本作蹙,誤。顰戚,謂顰眉蹙頞也。許必言涉水者,爲其字之从瀕也。从
。卑聲。符眞切。按从卑聲,則古音在十六部。易:頻復。本又作嚬。王弼、虞翻、侯累皆以頻蹙釋之。鄭作
。陸云音同。按諸家作頻,省下
。鄭作
,省上頻。古字同音叚借,則鄭作
爲是。諸家作頻,非。顰本在支韵,不在眞韵也。自各書省爲頻,又或作嚬,又莊子及通俗文叚矉爲顰,而古音不可復知,乃又改易音義云鄭作
。幸晁氏以道古周易、呂氏伯恭古易音訓所據音義皆作卑,晁云:卑,古文也。今文作
。攷古音者得此,眞一字千金矣。
frown, knit brows; with knit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