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拼音:[wèi]
英文释义Northern Wei 魏;
a surname 姓;
实用场景例句
The Battle of the Red Cpffs determined the triangular balance of power of the three kingdoms, Wei, Shu and Wu.
赤壁之战决定了魏 、 蜀、吴三国鼎足之势.
Does Wei Hua come to school with Han Meimei?
魏华和韩梅梅一块来学校 吗 ?
Oh , no! Wei Hua doesn't come with Han Meimei.
不是! 魏华不和韩梅梅一起来.
" Wei Er Tie, Liu Hou Ming , come here . "
“ 魏二铁, 刘厚明, 过来!
Can the blood of the Westerns submit to your contamination?
魏斯顿家清白的血统能让你去糟踏 吗 ?
Wei Fang banged her head as she went through the door.
魏芳进门时,头猛地撞了一下.
A class had begun fifteen minutes earper when Wei Xiao entered the room.
当魏晓进入教室时已经开课15分钟了.
On the 19 th, General Gamepn was dismissed, and Weygand reigned in his stead.
19日, 甘默林将军被免职, 由魏刚接任.
Mr. Weston was a man of unexceptionable character, easy fortune, suitable age, and pleasant manners.
魏斯吞先生有无可非议的品德 、 富裕的家产 、 合适的年龄和愉快的态度.
Mr. Wei goes to his advisor's office.
魏先生来到他导师的办公室.
Yes, I am Wei Fang from the President's office.
对, 我是总经理办公室的魏芳.
Yes, I'm Miss Wei. How do you do? Welcome to China. Mr. Enderwood.
是的, 我是魏小姐. 你好. 欢迎到中国来, 爱德华先生.
How do you do? I'm Wei Fang from Guangzhou Huashun Group Co. Ltd.
你好. 我是广州华顺集团有限公司的魏芳.
What 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 Wei Gang?
你周末做什么了,魏钢?
Wei Fang's coming to our class made our class come to pfe.
魏芳的到来使我们班活跃起来.
词组搭配tablet inscription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386-581)
北朝碑刻的统称,其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是后世书法的一种楷模
gate of the imperial palace
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其下常悬挂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称
魏(繁体字:魏) 拼音: wèi 注音:ㄨㄟˋ 异体字:巍
部首:鬼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17画 康熙字典:魏(18画)
简体部首:鬼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7画 造字法:形声:从鬼、委声 可拆字为“委 鬼”
繁体部首: 鬼部 汉字是否常用:是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独立、高大、勇敢之意 字体结构:左右
五笔:TVRC 仓颉:HVHUI 郑码:MFZN 中文电码:7614 区位码: 4626 四角号码: 26413
统一码:9b4f 笔顺编号: 31234531325113554 笔顺读写:撇横竖撇捺折撇横撇竖折横横撇折折捺 魏的笔顺 ノ一丨ノ丶フノ一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汉语大字典
[①][wèi][《廣韻》魚貴切,去未,疑。]
(1)宫门外两边的楼观。
(2)指《诗·魏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请觀於周樂……爲之歌《魏》。”杜预注:“《詩》第九《魏》。”
(3)古国名。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北。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攻灭,将其地封给毕万,以毕万为魏大夫。
(4)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魏文侯(名斯)是毕万后代,和赵韩一起瓜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晉”。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魏惠王迁都大梁,因而魏也被称为梁。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
(5)三国之一。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都洛阳,史称曹魏。公元265年司马炎重演曹丕代汉的“禅让”故事建晋朝,魏亡。
(6)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的拓跋珪称帝,国号魏。史称北魏。参见“北魏”。
(7)姓。[②][wéi][《集韻》語韋切,平微,疑。]独立貌。[③][wēi]同“巍1”。高大貌。
【廣韻】魚貴切【集韻】【韻會】虞貴切,?音僞。【說文】本作巍。高也。从嵬委聲。【註】徐鉉曰:今人省山,以爲魏國之魏。【詩·魏風譜】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
又【周禮·天官·大宰】乃縣治象之法于象魏。【註】象魏,闕也。
又姓。【廣韻】本自周武王母弟,受封于畢,至畢萬仕晉封魏城,後因氏焉。
又【集韻】語韋切,音巍。【莊子·知北遊】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
又【揚子·方言】魏,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細而有容謂之魏。【註】魏魏,小成貌。
又【集韻】【正韻】?吾回切,音嵬。義同。考證:〔【說文】本作巍。高也。从嵬委聲。【註】徐鉉曰,今有省山,以爲魏國之魏。〕 謹照原文今有改今人。
高也。从嵬委聲。
高也。从嵬委聲。牛威切。〖注〗臣鉉等曰:今人省山从爲魏國之魏。語韋切。 文二
臣鉉等曰:今人省山从爲魏國之魏。
(巍)高也。高者必大。故論語注曰:巍巍,高大之稱也。左傳:卜偃曰:萬,盈數也。巍,大名也。雉門外闕高巍巍然。謂之象巍。按本無二字。後人省山作魏。分別其義與音,不古之甚。从嵬委聲。牛威切,按古音當在十六部。
kingdom of Wei; surname
三魏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丙魏 、东魏 、元魏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冉魏 、北魏 、后魏 、围魏救赵 、姚魏 、姚黄魏品 、姚黄魏紫 、心在魏阙 、心存魏阙 、心瞻魏阙 、心驰魏阙 、曹魏 、熟魏生张 、王魏 、生张熟魏 、秦不收魏不管 、荆魏 、西魏 、观魏 、象魏 、赫赫魏魏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身在江海,心驰魏阙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邴魏 、酬魏颗 、阿魏 、韩魏 、魏丙 、魏两 、魏书 、魏了翁 、魏伯阳 、魏党 、魏公子 、魏公扫 、魏勃扫门 、魏台 、魏司格 、魏国山川 、魏国山河 、魏堤 、魏夫人 、魏妃 、魏姚 、魏孝文帝改革 、魏宫妆奁 、魏家 、魏家品 、魏巍 、魏强 、魏征西 、魏徵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围魏救赵 、姚黄魏品 、姚黄魏紫 、心在魏阙 、心瞻魏阙 、心驰魏阙 、熟魏生张 、生张熟魏 、赫赫魏魏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身在江海,心驰魏阙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魏紫姚黄 、魏颗结草 、魏鹊无枝
《魏》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魏 、魏丙 、魏两 、魏伯阳(约100-170) 、魏党 、魏公子 、魏公扫 、魏勃扫门 、魏台 、魏司格 、魏国山川 、魏国山河 、魏堤 、魏夫人 、魏妃 、魏姚 、魏孝文帝改革 、魏宫妆奁 、魏家 、魏家品 、魏巍(1920- ) 、魏强 、魏征(580-643) 、魏征西 、魏忠贤(1568-1627) 、魏文手巾 、魏氏 、魏源 、魏源(1794-1857) 、魏王堤 、魏王大瓠 、魏王池 、魏王瓠 、魏玛共和国 、魏珠 、魏瓠 、魏石经 、魏碑 、魏科 、魏紫 、魏紫姚黄 、魏红 、魏良辅 、魏花 、魏草 、魏蚕 、魏观 、魏象 、魏车委照 、魏郑 、魏长生 、魏长生(1744-1802) 、魏阙 、魏阙心 、魏颗结草 、魏魏 、魏鹊无枝 、魏鹤龄 、魏鹤龄(1906-1979)
《魏》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围魏救赵 、姚黄魏品 、姚黄魏紫 、心在魏阙 、心瞻魏阙 、心驰魏阙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熟魏生张 、秦不收魏不管 、赫赫魏魏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身在江海,心驰魏阙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酬魏颗
《魏》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三魏 、丙魏 、东魏 、二魏 、元魏 、北魏 、后魏 、姚魏 、房魏 、曹魏 、王魏 、生张熟魏 、荆魏 、观魏 、象魏 、赫赫魏魏 、邴魏 、阿魏 、韩魏 、魏 、魏魏